搜尋:` 在 文化景觀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名稱:獅頭山-儒釋道三教聖地

名稱:獅頭山-儒釋道三教聖地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宗教景觀 客家委員會 關連:獅頭山寺廟群,就其信仰內涵而言,獅頭(前山)勸化堂,其創始宗旨是以扶鸞開堂方式,化民濟世,順應自然,祀奉神祇涵蓋儒釋道三教。獅身尾(後山)寺庵洞巖,.....more

76/249
名稱:赤柯山亞洲水泥採礦場

名稱:赤柯山亞洲水泥採礦場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工業地景 關鍵字:石灰石礦區、亞泥石灰石礦區、關西石山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關連:關西玉山里石灰石地質,一般關西的鄉親都稱它「石山」。這地區從日本時代就有小規模的開採。傳統的採.....more

77/249
名稱:北埔聚落地理

名稱:北埔聚落地理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其他 客家委員會 關連:開發大隘是武裝墾拓,當初隨時要防原住民反撲,所以在聚落或住宅的安全考量,講求的是層層保護,有形的是外圍設隘寮、聚落周圍種刺竹、彎曲巷道、住家門牆(含設槍.....more

78/249
名稱:石光古道

名稱:石光古道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歷史文化路徑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關連:古樸的石階,令人緬懷先人;挑擔步行期間,凌晨出發,披星戴月,午後又步行返家;一日步行10幾公里,是家常便飯。古道是先民生活的見證,也是歷.....more

79/249
名稱:關西仙草

名稱:關西仙草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農林漁牧景觀 關鍵字:關西仙草、關西農會、仙草加工廠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關連:仙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農人一樣要除草、施肥,「盡多工」(很多工)。春天栽種,秋天採收。此時已帶花.....more

80/249
名稱:亞泥載石溜籠

名稱:亞泥載石溜籠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工業地景 關鍵字:索道、溜籠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關連:亞泥索道全長10公里,起點在亞泥石灰石礦區,終點在橫山鄉大肚村亞泥水泥工廠後方。這索道是台灣唯一的工業地景,景觀特殊。 .....more

81/249
名稱:埔尾社官爺埤頭

名稱:埔尾社官爺埤頭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客家委員會 關連:就地取材,用河床石頭,雜草、稻草,竹,木,泥土築駁稱埤頭,高一公尺以下,寬一尺,截溪水成埤,開圳引用灌溉,是先民對水資源利用最普遍的方法,每逢大雨過.....more

82/249
名稱:六寮老路

名稱:六寮老路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歷史文化路徑 客家委員會 關連:古道林木茂密生態豐富,走在當中除可體會早期居民生活的艱苦外,還可以看到煤礦場遺址、農村老宅,觀察到不少稀有的動植物,如酸籐、魚籐、黃籐、早期鄉下.....more

83/249
名稱:中國煤礦舊礦坑

名稱:中國煤礦舊礦坑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工業地景 客家委員會 關連:煤礦曾是北埔鄉許多鄉親賴以維生的產業,礦工雖然辛苦的靠勞力賺錢,但收入仍以一般務農為高。採煤是高風險極度勞力的工作,台灣的煤屬淺薄型的礦脈,通常以最.....more

84/249
名稱:雷公陂

名稱:雷公陂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客家委員會 關連:大隘地區先民墾地築埤圳,取源灌溉田園,都沒有特別命名,均以當地地名稱它,如赤柯坪陂塘、南埔圳埤頭…,唯獨北埔圳所闢築水源陂塘,墾築成之際所有持份者,.....more

85/249
名稱:北埔濟化宮-台籍日軍二次大戰海外死亡者靈璽

名稱:北埔濟化宮-台籍日軍二次大...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宗教景觀 客家委員會 關連:民國 71年10月25日,濟化宮將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死的三萬多台籍日軍青年名冊抄錄,全數迎靈返台並置每位故人靈璽牌位,英靈.....more

86/249
名稱:北埔老聚落古水井

名稱:北埔老聚落古水井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客家委員會 關連:水井文化是北埔鄉的文化特色之一,在重要路口,大概都可看到古井,光在慈天宮的周圍,就有十幾口井:其他還有很多地方也有古井.故有人稱之為「百井文化」。 .....more

87/249
名稱:南埔圳

名稱:南埔圳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客家委員會 關連:建築當時每甲徵收水租八斗,後為姜紹猶、彭蘭芳等十六姓所共有,現在為「苗栗農田水利會」所管轄,由擔任水利班長負責維護工作。水圳在民國80年(西元199.....more

88/249
名稱:南埔水車

名稱:南埔水車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客家委員會 關連:水車是農田引水灌溉常用的工具,通常是用於將水位較低的水圳水導入較高的田中。在山多平原少的北埔,水車尤其重要,自南埔圳開濬以來,這座南埔水車就開始運轉.....more

89/249
名稱:南埔挑水瀝古道

名稱:南埔挑水瀝古道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歷史文化路徑 客家委員會 關連:早期南埔居民為了安全,聚集居住在南昌宮周邊地區,挑水瀝古道是一百多年前開始從南埔聚落向南到番婆坑或峨眉河背所走的道路,上下坡都用石塊鋪成。路經一.....more

90/249
上一頁
第 6 頁
共 17 頁
下一頁
下十頁

` 在 文化景觀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