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覺@ 在 手稿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十四頁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十四頁

萬。百寶合成。 大本云。宮殿樓閣。皆以七寶。菩薩所居。亦復如是。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 【疏】此經據小者說。謂如車輪。觀經清淨經約大者說。或十里。乃至六十萬里。然隨念大小。遂無常準。 青色青光。黃色.....more

31/131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二十二頁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二十二頁

】補者補闕。處者處所。 【修西定課】補處。到他方世界。候時成佛之等菩薩也。 【按】大本魏康僧鎧大師譯。四十八願中有「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又「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more

32/131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二十一頁

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第二十一頁

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 【又】極樂世界。為彌陀願力成就度生之土。縱時久遠。亦當與此世之劫有異。既云今現在說法。當然未經壞空。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經云。所修佛國。建立常然。無衰無變。修西定課謂係指此.....more

33/13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三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三頁

生、如相、無著無縛解脫心、法界無量)、十地(極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妙]、乘者乘載之義。以名行法。能載行人使其至於果地。猶旅行者駕車泛舟方達其擬往之處也。小車.....more

34/13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六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六頁

。眼意等六根。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而生起之見聞、嗅嘗、感等 1-02-02-000-005-0017 .....more

35/13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七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七頁

。助因為緣。無明細分便有多種。茲只言根本無明。無始以來。一念不。生起諸惑煩惱。謂之無明。起一妄念。乃至無量妄念。流行不已。造作福罪等業。謂之行。由行動諸業。能感異熟果識。(即前云之阿賴耶。)託父母胎.....more

36/13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二十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二十頁

、身口七支成七千、三世共成二萬一千、末那之煩惱四、各具此二萬一千、合成為八萬四千之數)]、 三界眾生。(欲、色、無色)所受無非是苦。習焉不察。有時反以為樂。自是錯。詳晰甚繁。茲只列舉三苦八苦兩類。其餘.....more

37/131
王摩詰使至塞上頷脛二聯之釋

王摩詰使至塞上頷脛二聯之釋

當前物態也。次謂脛聯之大漠,自屬平沙無垠,山木空窅,風必狂勁,煙何能直?下句落日而圓,猶浮泛,豈他處落日,不如是耶?俱感費解。曰此亦係塞外獨然,移吟他處不得,既云大漠孤煙,當非居民炊事可知。是言戍臺.....more

38/131
靈巖法語匡時輯要序

靈巖法語匡時輯要序

機者,一為上海護國息災法會開示錄,一為遺教兩要,合梓一冊,廣結法緣,以此布施,用培先芬之福田焉。得之者,居亂世,處流俗,因而戒慎,可轉淳風,是濟眾於今也;因而厭火宅,苦六趣,進而修持,更能獲乎清涼.....more

39/131
日著玄奘三藏法師傳李譯序

日著玄奘三藏法師傳李譯序

,甚則百千人,詎可以一己私見,泯公器哉。唐玄奘法師者,悲世沈迷,欲藉王之化,醒彼群生,孤身萬里,西求典奧。攀峻嶺之層冰,衝沙漠之炎颶,雨晨涉流,雪夜依巖,虎蛇遮於前,鬼魔嘯於後,嘗經旬無糧,連朝絕飲.....more

40/131
宇宙萬有本體論序

宇宙萬有本體論序

起,亦不知所從止,此宇宙人生所以生滅無常,輪轉不已焉。古人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誰知斯言耶,不惟聞者不知,而言者,豈足深澈己言,是縱能言之,亦偶中耳。厥有大世尊,憫眾生以擾止擾,從苦入苦,猶之.....more

41/131
鍾張冰如居士紀念錄書後

鍾張冰如居士紀念錄書後

善惡,莫不有所秉。愚學而近智,惡勸而近善,是皆後化之功。然受化又有鈍漸之不同,此所秉之厚薄有與焉。秉者不純謂天地之精,父母之氣,乃性多劫所染之惑,而具其厚薄也。惑薄者見善思齊,遇智發省,厚者必久學剴.....more

42/131
慈光大專佛學講座第九屆開學講話

慈光大專佛學講座第九屆開學講話

,不跑到郊外去釣魚打獵,就知道大家不是凡品,前途光大。學佛是求悟不迷,真知灼見,不受感情衝動,注重理智觀察,了解宇宙秘密,了解人生闕陷,要憑所學所能,打破現在環境的困擾,解脫多劫的的纏縛。不但自己如此.....more

43/131
臺中蓮社國文補習班第六期結業生同學錄小序

臺中蓮社國文補習班第六期結業生...

,國不國,但是大家尚不悟。要知這卻不是科學落後的罪過,實在就是人性教育失了重心。可惜到現在,還是這樣因循。試 1-02-05-008-002-0007 .....more

44/131
紀念孔子與復興國家的聯想

紀念孔子與復興國家的聯想

師節了,國人都知道是要紀念孔子,但在今日之下來說,似乎就不這樣簡單。我的看法,這幾次紀念,皆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復興運動。更可以說是一種救國運動。希望由這幾次的紀念,引起國 人的注意,喚醒民族悟,把精神.....more

45/131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