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106 筆符合的資料
中文名:變質作用中之化學變化
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變質岩之化學成分差異甚大,因其原岩種類甚多也。然多數岩石變成變質岩後化學成分改變甚少。因此變質之火成岩及沉積岩常各示其特殊成分。表1所示為常見變質岩之平.....more
- 31/106
中文名:變質岩的分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區域變質作用可以按其變質度的高低分為不同的變質帶,每一帶的變化主要決定於變質時所遭受的溫度和壓力程度。高級的變質帶常接近侵入岩體,離開侵入體愈遠,變質度也就慢慢.....more
- 32/106
中文名:火成岩之礦物組成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在火成岩中可以發現許多種類的礦物,但是特徵的造岩礦物並不多,表1列出火成岩主要的礦物組成,它分為兩部分:(1)常見的造岩礦物;和(2)副成分礦物。 岩漿主要.....more
- 35/106
中文名:台灣的火山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在距今約二千多萬年前之中新世時代,中國南海的擴張方興未艾,這時在陸緣地區,形成了許多由正斷層所構成的半地塹構造。由於南海擴張所引發的熱力與裂隙作用,乃產生了中南.....more
- 37/106
中文名:台灣北部大地構造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 在板塊構造學說中,臺灣是位於兩個重要的構造單元,即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與壓縮界線上。臺灣北部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而衝撞歐亞大陸板塊並俯衝到大.....more
- 38/106
中文名:中洋脊岩漿活動與火成岩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虧損地函與富化地函 根據板塊構造運動學說,在中洋脊處不斷地有新的岩漿產生。岩漿是由上部地函橄欖岩經部分熔融而產生,而在部分熔融的過程中,大離子的親岩漿.....more
- 39/106
中文名:草嶺山的白榴基玄武岩
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草嶺山(圖1)(高347公尺)位於桃園大溪南方四公里處,緊鄰慈湖,是一個圓錐狀火山小丘。主要由鹼性玄武岩和出露在其南麓的少量火山碎屑岩構成。其與上覆之第.....more
- 40/106
中文名:尖石火山活動期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中新世中期瑞芳群的地層,代表中新世中間的一個沈積循環,在臺灣北部,它包括了一個含煤地層(石底層)和一個海相地層(南港層)。瑞芳是臺灣一個很重要的產煤地方,位於.....more
- 41/106
中文名:火成岩的化學特性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火成岩的化學組成涵蓋的範圍很大,變化最大的是二氧化矽,其分布範圍一般由40~75%不等(見表1和圖1與圖2)。氧化鋁大約從10~20%(橄欖岩和純橄欖岩除外.....more
- 44/106
中文名:金門常見之礦物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花崗岩之主要組成礦物有石英、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與白雲母等,於偉晶岩中常以數公分甚至有十餘公分大顆粒結晶存在。如大安採石場就見有正長石、黑雲母、石榴子石之礦.....more
- 4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