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台灣的火山區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53fe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地質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莊文星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地質
描述:
簡介:在距今約二千多萬年前之中新世時代,中國南海的擴張方興未艾,這時在陸緣地區,形成了許多由正斷層所構成的半地塹構造。由於南海擴張所引發的熱力與裂隙作用,乃產生了中南半島、海南島北部、雷州半島、珠江三角洲、廣東、福建、浙江、澎湖列島以及臺灣西部麓山帶的一系列的火山活動。
中國南海形成以後,南海板塊沿著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圖1)而形成了呂宋火山弧。東部的海岸山脈和外海的綠島以及蘭嶼就是位於呂宋火山弧的北延部分。
在臺灣東北部有琉球弧溝系統,沿著琉球海溝,菲律賓海板塊可以向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圖1)。這個弧溝系統的火山弧延伸到臺灣島上,所以臺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和外海的火山島嶼都是琉球火山弧西延的部分。
換言之,根據大地構造與地理分布,臺灣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火山區(圖2)︰  (1) 北部火山區: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觀音山、草嶺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嶼和龜山島。  (2) 東部火山區: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  (3) 西部火山區:西部麓山帶和澎湖列島。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