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3 在 鞘翅目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臺灣亮翅擬天牛

眼、觸角雄蟲12節,雌蟲11節,翅鞘上有3–4條隆脈,多數種類具有藍、綠色金屬光澤。臺灣亮翅擬天牛體長10–18mm,頭部、前胸背板和腹部皆為黃褐色,翅鞘具有藍色或藍綠色金屬光澤;雄蟲腹部末節為錐形.....more

226/239

中文名:凹胸大頭出尾扁甲

」特徵,頭部與前胸等寬或稍寬,而Monotoma屬則較窄。凹胸大頭出尾扁蟲因為前胸背板有前後兩處凹陷而得此中文名,這也是本種主要特徵之一。體長3.4–4.5mm,全體紅褐色或暗褐色。頭部背方略呈三角形.....more

227/239

中文名:斑穀盜

50屬約600種,被區分為兩個亞科:穀盜亞科(Trogossitinae)和圓穀盜亞科(Peltinae)。小型到中型甲蟲,體長一般小於3.5cm,體色多半為暗淡的色系,有些種類具有細毛構成的斑紋。體.....more

228/239

中文名:路易士背姬扁甲

的頭部兩側在複眼後方近乎平行,姬扁甲則向後方變窄。背姬扁甲在臺灣僅一種,身體極端扁平,體長2.2–3.8mm,全體黃褐色,頭部(含複眼)寬度約與前胸背板相當,觸角雄蟲為絲狀,雌蟲則較接近念珠狀且長度較.....more

229/239

中文名:四縫捕蠹蟲

tenuicornis (Grouvelle, 1914) 四縫捕蠹蟲 捕蠹蟲科(Passandridae)是鞘翅目的一個小科,全世界已知種類只有9屬約110種。小型到中型甲蟲,體長一般小於3.5cm。體型細.....more

230/239

中文名:臺灣蟬寄甲

南部。本種體長1.3–1.8cm,前胸背板後側緣沒有明顯凹陷,翅鞘點刻較不明顯,可藉此與其他兩種區辨。 臺灣特有種,分佈在南部山區。成蟲春季和夏季出現,白天活動,雄蟲較常見到在林下飛行,雌蟲則多半發現.....more

231/239

中文名:紅點螵蛸鰹節蟲

鰹節蟲族種類皆如此。螵蛸鰹節蟲的幼蟲專門以螳螂的卵鞘(螵蛸)為寄主,在臺灣有5種的紀錄,紅點螵蛸鰹節蟲因為翅鞘上有兩個明顯的大紅斑而得名,也是本種最容易辨識的特徵。體長2.8–3.3mm,全體黑色,前.....more

232/239

中文名:獨角仙

異很大,體長(含頭上的犄角) 3.5-8.5 cm,大型雄蟲頭部的犄角很長,端部有4個分叉,小型個體的角較短,且端部只有2叉;雄蟲前胸背板上另有一個向前的雙叉角,雌蟲則沒有任何犄角。雄蟲的犄角是重要的.....more

233/239

中文名:桑天牛

, 1931) Apriona germarii (Hope, 1831) 桑天牛,又稱臺灣桑天牛、粒肩天牛、黃褐天牛。桑天牛是臺灣平地最常見的中大型天牛種類之一,體長3-5 cm,體色暗黑色,表面密.....more

234/239

中文名:大青叩頭蟲

。大青叩頭蟲在台灣屬大型的叩頭蟲,體長3.6-4.4 cm。體色有許多變化,大致可以分為暗綠色型、藍綠色型和古銅色型,以暗綠型較常見,腹部的光澤與背面相同。除台灣外還分布在中南半島、中國等地。雌蟲交配.....more

235/239

中文名:彩虹吉丁蟲

。 臺灣的吉丁蟲科甲蟲已知近180種,彩虹吉丁蟲是最大型的種類,體長3.4-4.2 cm。全身金屬綠色,背面有一對從前胸背板延伸到翅鞘的紫紅色縱走條紋,在不同的角度下會呈現不同的色澤。雄蟲的腹部最後一.....more

236/239

中文名:紅圓翅鍬形蟲

鍬形蟲 Neolucanus swinhoei Bates, 1866 紅圓翅鍬形蟲具有橙紅色或暗紅色翅鞘,表面光滑如打蠟般,非常醒目。體長(含大顎)約3~5cm,雄蟲大顎併攏時為銳角三角形,近端部有.....more

237/239

中文名:大黑埋葬蟲

, 1877 大黑埋葬蟲 Nicrophorus concolor Kraatz, 1877 大黑埋葬蟲因體色漆黑因而得名。體長3~4cm,身體肥厚,具有強健的足和口器。同屬的尼泊爾埋葬蟲N.....more

238/239

中文名:瘤細堅蟲

3.5–5.2mm,體色為黑色,但是有的會因為分泌物而使全體呈黃灰色。頭部在複眼前方扁平外張如盾;前胸背板側緣扁平外張,邊緣有約10枚齒狀突出;體背密佈小顆粒狀突起和短硬毛,前胸背板和翅鞘.....more

239/239
上十頁
上一頁
第 16 頁
共 16 頁

3 在 鞘翅目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