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_繪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工藝志

臺御史吳達禮以論治臺事宜,其一條云:『臺地不種蠶桑,不種棉苧,故其民多遊惰。婦女衣綺羅,粧珠翠,好遊成俗。則桑麻之政不可緩也。制府滿公撫閩時,嘗著蠶桑要法,十二圖,頒行郡縣。臺土寬曠,最宜樹桑,可倣.....more

151/174

列傳六

知縣督辦採 訪冊,送省補修通志。震曜以臺灣府縣各志地圖,舊多疏謬,山川莊社誤置尤多,建議先里堡分圖,次廳縣分圖,然後統全圖。並倣國史館一統圖之法,布畫格線,橫直各三十。其後新圖,遂稱善焉。事竣.....more

152/174

釵合鏡圓           ...

東方之已白矣。歸家後魂夢顛倒。頗不自持。乃搜家藏周昉漢宮春曉圖。附以翡翠手環一對。自梅花帳一幅。瑤琴一張。詩扇一握。詩則新作以贈珠娘者。字亦親筆所書也。乃命小奚攜之往。謂珠娘曰。明璫 中文 TUZ.....more

153/174

支那近代文學一斑(續)

。較小說之發達有進步遲遲之感。近時上海方面。所流行之劇目。殆無文學之價值者甚多,如雙鳳奇緣。及血淚碑等。為世人所歡迎,則可窺其一斑矣。然近來著著變化。如舞臺之構造。大改舊來之觀,其畫背景。及演藝時之關.....more

154/174

中國畫改良觀

真。故未落筆之前。常至醫院中。畫病人將死之狀。至於日色慘淡。波濤湧天。則在海濱風雨之日。寫生得之。故能令吾人見。此如親歷其境。而為之感傷不已也。中國唐時之畫家。本亦尚寫生。吳道子為將軍裴昊肖像。乃令.....more

155/174

萬壽山在西直門外

懸其像;像為美女士卡爾所,視之若四十許人,聞慈禧雅善修飾,梳頭易服,日凡數次,故宮眷亦競為華豔。裕庚之女德菱歸自巴黎,入園供奉,一日傅朱稍薄,慈禧訾之,以為嫠也。又一日燕尾稍短,又訾之,曰若再爾,當.....more

156/174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 

為民為君之圖而旱魃凶荒流民以伏闕水火盜賊陳大計以弭災且君上之嗜欲偶開則婦寺宦官恐其暱而覆轍必徵於前朝珍奇玩好懼其耽而弊端必窮諸後日以至小人得離間其間謂折檻為犯上宜投諸瘴煙嶺海之濱謂叩閽為沽名須閉諸閒.....more

157/174

列傳二

其德,像立祠。未至京,擢都統。   殷化行,字熙如,陝西咸寧人。年二十,中武科。康熙八年,成進士。二十六年,任臺灣鎮總兵。臺為海外奧區,閩粵分處,民俗尚武,而生熟番又居其間,號為難治。化行既至.....more

158/174

列傳四

巡撫張師誠疏言:『臺灣之鹿耳門、鹿港兩處,港內悉係暗沙,須淺水船隻始能守禦。應造守港及八槳快船,分設防堵。王得祿素諳臺地情形,請令酌定船式』。得祿遂圖以進,奏請『造竣之後,分撥鹿耳門十六隻,鹿港、八.....more

159/174

佛教東來考

、譯經,又佛像於西陽城及顯節陵上,以示百姓,故以為始爾。   餘閱日人著書,謂日本祀藥師如來,係由徐福傳入。此書偶忘其名,而為近時雜誌所引。夫徐福為秦時博士,始皇命之求仙,因至日本。是秦時已有藥師.....more

160/174

漢學起衰論

。蔚然可觀。可為盛而非衰矣。獨惜詩詞雖極古今之獨步。繡口錦心。而文章尚治江左之餘風。章締句。猶未盡漢學之全盛也。惟大歷元和間。昌黎韓文公出。學傳孔孟之道。以精鍊勁直之辭。倡道周漢之古文。柳宗元和之。相.....more

161/174

列傳六

十三年武闈。然其為人,光明磊落,毫無齷齪態。通六藝,善草書,工畫,尤精龍虎。大幅巨幀,蓬勃有生氣。懸之壁間,風雲坌湧,人多寶之。 陳必琛   陳必琛,字景千,自號一崖道人。居臺灣縣治,為邑武生。工八.....more

162/174

天山賦並序

學)朱邪始來。(後唐之祖興沙陀)公輸再見。(河西舊時魯班與公輸子同名同巧即飛木鳶者)高昌問政之圖。(高昌玉麴嘉嘗哀公問政於孔子圖置之座側)皇甫著復仇之傳。(湎泉趙娥白日手刃父仇晉皇甫謚作傳)古道不.....more

163/174

列傳四

有變,不許。未幾竹卒,沙亦死,侄化領之,後從其議。   陳奠邦亦漳人。來臺,居淡水之金包里。豪俠自許,與柯有成、何善,每有義舉,慨然為之。已而移居蛤仔難,與吳沙相結納。嘉慶十二年,海寇朱濆犯蘇澳,將.....more

164/174

軍備志

,外委每員三甲,令其自行耕種。責令地方官勘明界址,造冊圖,載明四至段落,通報立案,以備稽查。屯丁出缺,即挑其子弟充補,承受田畝。如有私行典賣者,按律治罪,追賠契價充公,其地仍歸番社。所有撥給埔地,應.....more

165/174
上十頁
上一頁
第 11 頁
共 12 頁
下一頁

_繪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