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棫`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臺灣詩薈發刊序

而大定。及成康繼祚,樸 作人,制禮作樂,為後王範。雅頌之聲,詩人美焉。臺灣當鄭氏之時,草昧初啟,萬眾偕來。而我延平郡王以故國淪亡之痛,一成一旅,志切中興,我先民之奔走疏附者,漸忠勵義,共麾天戈,以挽.....more

16/29

人才培養策

。蓋家無人才。則家道必替。國無人才。則國光難揚。國家之於人才。顧不重哉。夫周之興也。菁莪造士。樸作人。其殷殷於培養者何限。即禮制之選士造士。亦莫不於人才三致意焉。然時至今日。求其能貫通古今之學理。講.....more

17/29

人才培養策

才之盛衰。關乎教育之得失。教育失。則人才衰。而國運以替。教育得。則人才盛。而國運以興。此古今不磨之鑑。天地自然之理也。夫樹木之計十年樹人之計百年。周之興也。樸起作人之化。菁莪宏造士之休。是故多士造周.....more

18/29

追懷劉壯肅

番開墾與清賦,悉合西法之理財。輪船鐵道並建省,規模宏遠交通開。振興扼要諸教育,造成樸濟時才。經營締造時雖暫,面目早已新全臺。流風善政堪千古,甘棠端合到處栽。仙山今日璀璨地,劉公廿載已胚胎。如此名賢屈.....more

19/29

天之生才難養才更難論

時耳。又不觀成周之盛乎。周之興也。樸作人。菁莪造士。極祖宗數百年養士之休。始獲得人之慶。然所與戡危定亂。共造周家八百年之基業者。紀績論功。不滿十人之數。是非養之不善。而生之之難也。吾嘗曠觀往古。默驗.....more

20/29

天之生才難養才更難論

崇文社文集(4)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文字 王欽明 周崑陽 天之生才難養才更難論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慨自菁莪造士之風渺。樸作人之化遙。久矣城闕.....more

21/29

論遺才收容之必要

之。有資格而反滋疑忌者有之。有因人才競爭。而收容無地者。又有之。才不自遺。而遺者不盡無才苟不早為之位置焉。竊恐楚材晉用。有不北走胡。南走越者幾希矣。然則今欲使我國無棄才。其要有二。當人才之未成也。效.....more

22/29

文廟石鼓為中國文化之寶

止。出勿憂微霾,或以時雨逢濕。陰陽靈帛,華我天子之所。(右戊) 其淵也孔深,帛淖洋洋,滔滔沔沔,漫之一方。其魚不識,蒸蒸維鱮,?鯁鮒□,又极又罟。(右己) 其阪又多樹,為棕?樸,楊柳及栗。既氏既柞.....more

23/29

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即有禮文有知能即有性理不必家喻戶曉而人人懷堯舜之意無非三代之聖人有以啟牖於不知不?者耳叔世崇末務教人不歸於實行故國之中逐文藝者若而人而鄉以下何責矣國之中耽記誦者若而人而鄉以下奚求矣濟濟之樸菁莪未嘗為.....more

24/29

周代石鼓記

,鯊鯁鮒魚帛,又扱又罟(己)。    其阪又多樹,為棕木臼樸。楊柳及栗,既氐既柞。如莽如□,及華及碩。禽翰迺宮,以時而作(庚)。    其途孔庶,獸乃寧處。糜豕豚蜀,麀鹿雉兔。趉趉其臭,走憲走憲其虎.....more

25/29

人才培養策

西來。我帝國採歐西之法規。操文明之治化。學校林立。教育風行。吾臺改隸以來。樸作人。菁莪造士。論校名。公學校以外。則有醫學農。 學及中學師範種種。論教課。除國語以外。則有算術理科及天文地理種種。其培養.....more

26/29

人才培養策

。是就舊學以培養者其策三。 然要而言之。國無論東西。人無分少壯。苟培植得宜。教養有方。則菁莪造士。樸作人。皆可為國家之棟梁。以佐治世之鴻模。不然。居今之世。而欲以清靜為主旨。卉衣穴處。效太古之風。曰無.....more

27/29

人才培養策

殷戶贊成。認真辦理。次第舉行。則樸作人。菁莪造士。臺澎人才輩出。可快睹也。管見如是。質諸高明者以為何如。    中文 TUZ-510000030669 .....more

28/29

漢學起衰論

。但求平易。莫作高深。使人不畏難而樂就。鼓舞十年。可以補學校之不及。菁莪樸。造就中學之程度。有志向上。自可於文社詩壇。再求進步。雖未升堂入室。不至得魚忘筌也。鄙人格於父命。不獲新學。常引為憾。然敝?自.....more

29/29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2 頁
  • 1
  • 2
  • 至第

棫`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