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列傳七

也。至署自承,遂被戮。臨刑語人曰:『吾素未書,不知吾之所為,視古人何若也』。 詹阿祝   詹阿祝,粵族也,家住苗栗罩蘭莊。地近山,時與番鬥,故其人多勇。阿祝為木工,每單身入深林中,歷十數番社,番不敢.....more

1936/1952

鐵路病民說

耗而人不知。國用安得不窮。民生安得不困。所幸而未行者。惟鐵路一事耳。然前貴報。謂鐵路勢須興辦。一切物料。己自外洋購來。杞人之憂。曷其有極。不得不備陳其害。以冀當路垂聽焉。夫議建鐵路者。亦自有卓見。謂.....more

1937/1952

新疆雜說

數夫。不以為怪。此家所育兒女。攜之別家。亦不留難。蓋聖教不行於彼族。是以全無倫紀也。故年嘗謂新彊善後事宜。惟設立義學。教纏回漢書。是第一要務耳。一新彊物產。百穀以大麥為宗。包穀次之。黃小米膏梁豌豆諸.....more

1938/1952

丙子六秩自述書付子姪 

。愾焉興懷。為仿史公自敘之例。述一生梗概。以告我後昆余八九歲時。不與群兒伍。聞諸兄古書。輒竊聽之。錄之矮紙中作課誦。嘗隨大父食蟹。巨積膏不食。問何為曰。將以奉母。大父喜語人曰。是兒有至性。以長從諸兄.....more

1939/1952

列傳六

建漳浦人。少孤家貧,刻意書。年十七,觀海廈門,泛舟歷全閩島嶼,並至浙粵,以為此行所得甚多。既入邑庠,書鰲峰書院。嗣歸 里。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之役,族兄廷珍為南澳鎮總兵,奉命出師,會水師提督施世驃伐臺.....more

1940/1952

生平紀要

同村謝道隆先生詩古文辭及閱綱鑑易知錄。父親賈於葫蘆墩街朝出晚歸。 光緒十七年辛卯 年二十 應西大埔厝呂壽山氏聘為西賓三弟萬山從。春應縣試始前列第一名至第十名終後列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繼應府試臺中未建知.....more

1941/1952

梅雪爭春記(三續)    

競以此相伴嗟乎樗蒱聲裡皆燕娘傷心時光影也詎不幸為?姬邏婢所見輾轉入告阿元以燕姬豪賭不矜細節聞明日阿元遂頒邸中禁賭之令燕娘之顧侍兒曰是又為我發也吾嗜此亦不自今日始主人固知之諗且嘗謂吾曰博不廢事縱博何害.....more

1942/1952

人與物

以藥之而不為。顧弱種、害種、病種、滅種之事。處心積慮以為之。斯矛盾之保種矣。忿禽獸之呼。而行同禽獸。避盜賊之各。而公行盜賊。此矛盾之事。舉之不遑枚舉。書之不可勝書者。何歟。人與萬物相處於同等地位。而.....more

1943/1952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修「通志」,與邑人士輯採訪冊,上之大府。割臺之役,親見其事。著「補不足齊詩鈔」,有消夏、秋感諸詩,自註甚詳,之嗚咽。 廳齋消夏云:『重來正與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為築崇祠繙祀典(謂新建四忠祠),欲.....more

1944/1952

建國紀

書萱敏,而不治章句。先輩王觀光一見,謂芝龍曰:『是兒英物,非爾所及也』。年十五,補博士弟子員,試高等,食餼二十人中。聞虞山錢謙益之名,執贄求學。謙益字之曰大木。金陵有術士視之曰:『此奇男.....more

1945/1952

列傳四

中成亦次第就捕,與王煥皆殺之。而九緞已於十六年病歿浸水莊中。或曰,潛走泉州也。   連橫曰:嗟乎!士大夫書論世,慨然以天下為己任。而一逢其變,則縮項潛伏,身未行而氣先羸,或且枉己人,翻然而與之合.....more

1946/1952

維持漢學策

名儒。精通漢學者。實繁有徒。中等教育。姑勿論矣。請以公學校課程言之。修身禮也。唱歌樂也。書方書也。算術數也。體操遊戲。即射御之遺意也。且十二卷國民本。漢字數百。而屬漢學之課者不少。知此中之旨趣者。略.....more

1947/1952

臺灣孝節錄

嘗。匪平負歸,環堵蕭然。集子弟授句,但見古道照顏色。母疾,日夜侍藥,數廢寢食。鍼灸醫藥,無善不盡,聞者感泣。母歿,喪祭如禮。人謂大君子之風,惟有徐先生焉。大正四年(民國四年)五月,內田民政長官引接嘉.....more

1948/1952

度支志

、亡者亡,後人欲求近功速效而不能,悠悠忽忽,文恬武熙,苟安目前,得過且過,而病根日深。不發則已,發則不可問。知而不言,其咎益重。嘗雍正年間陝西潘總戎疏云:「地方事宜有可設法措置者,以錢糧為重,而斷不.....more

1949/1952

列傳六

康人也。康熙三十三年進士,授古田知縣。四十一年調臺灣。清操刻苦,慈惠愛民。公務之暇,時引諸生考課,與談立品敦行。夜自巡行,詢父老疾苦。聞織聲,則叩門入見,重予獎賞;或有讙飲高歌者,必嚴戒之。歲祲,發.....more

1950/1952

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