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癡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臺灣淪陷紀哀

,一旦同淜滂。城下多死人,村間多痍瘡。烏鴉早暮飛,啄肉啼悲吭。月黑鬼燐出,天暗颶颱颺。維時正上弦,暴雨繼恒暘。我在滄桑內,變遷託佯。七月月既望,敵兵忽不揚。游騎將南進,伏甲起深篁。使之鎩羽回,頓覺不.....more

301/313

儒生張汝南哀詞

。事母以色,愛弟以情。孝友之稱,孚於里黨;廉讓之實,著乎朋儕。家近青山,門依白澗;日色在窗,泉聲繞戶。君萬卷當前,而室不知罄;一犁在後,而米可數炊。步田畝而朗吟,婦孺環視;挾簡編以課種,童稚笑!常因.....more

302/313

女子教育論

。庸詎知貞淫原出天性。非羈縻所能為功。彼深居簡出如賈女者。且偷與韓壽之香矣。續完漢帙。如班昭者。且誓守曹家之節矣。無德未必有才。有才未必無德。往事昭然。未可明鑒。又況嬌羞養慣。終屬棄人。在家為兒女。出.....more

303/313

禁治產實施論

施。竟遲遲於島內。遂使各地之狼貪狡計者。誘惑呆子弟。或入秦樓楚館。酒地花天。或趨邪徑賭場。呼盧喝雉。每至產蕩家傾。雖有後見人之掣肘。親權者之牽制。而既脫離其權限。亦徒任其操縱自如。而莫可制止。故不若.....more

304/313

思想解放論

,叱之則去:此奴隸之思想也。不辨菽麥,不識薰蕕,罵之不覺,笑之不知:此低能白者之思想也。若夫健全之人,則有健全之思想,且超然於宗教道德法律之外,以求人生之真理;然此必思想之解放,而後能達於至善之域也.....more

305/313

初八日午後二點

閣高手,余視之圓熟美潤,亦無以異吾鄉鄭贊侯,與唐岱同異遇矣。邦達青綠山水甚多,而王原祁進呈山水尤夥,宗黃大一派尤濃厚,與 余所見珂?板體同,然有自署學范寬者、學關同者,皆係濃墨,惟一長卷十幅,中三幅.....more

306/313

于清端公與友人論羅成事書

山。即是羅境。登山一望。蒿草滿目。無人行徑。繞山都是營壘戰場。瘴雲慘淡。苦霧凄迷。哀哉此何地也。胡為乎來哉。悔無及矣。回憶同年之忠告不置也。人作夢。以為邊界如此。漸入腹裏。或不更然。可憐黃茅一路。直.....more

307/313

自由誤

得已。遂以三十元之月薪。濫竽斯校。為音樂教員。其實余時零人也。諸生春秋富盛。後福正長。幸勿為自由誤也。 李婉香述既竟。以手支頤。斜倚風琴而立。諸學生聞茲悲慘之自由史。間有泣下者。欷歔相對。月影已漸西.....more

308/313

有明總論(四) 

大。尤有明所僅見者。詎得以蠹政未盡除。宦官未盡去。為帝病耶。帝崩。太子厚照即位。時徐溥。劉健。謝遷。韓文。諸孝成人俱在也。使能法祖。何難南面垂拱。治洽無為。奈性喜逸樂。心類狂。又有劉瑾助惡為非。故正.....more

309/313

撫蕃策

。仍以哀矜為念。庶乎洞口雲。不鎖天心之皓月。人間艷福。倏開慧眼之香花也。   一視其所短而教之。蜀地邊僻也。文翁治之。則化為詩書之境。武城小邑也。子游治之。則為絃歌之聲。安在生蕃推於化外。獨不可加以清.....more

310/313

生平紀要

自是往來甚便。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年三十五 櫟社中興是春集於臺中林季商氏之瑞軒定社則及題名錄在籍者林仙林幼春賴紹堯蔡啟運呂厚菴陳滄玉林仲衡陳懷澄等八子合予計九人予之多作詩即自此始。六月移寓林幼春君之.....more

311/313

看護婦

。此時思潮紛起。如醉如。一夕。忽接納恩書。意娟急啟視之。書曰。  愛妻如握。我等結褵。未及一月。以同命之鴛鴦。作分飛之勞燕。其命也夫。我身雖在戰地。無日不思吾愛。然吾愛須知今日之書。乃余末次寄之書矣.....more

312/313

臺語考釋

                            ◎◎◎ 時文報。 大#   大#,(亦罵人之辭,〔以)為其愚也。)〔謂人之愚。〕臺南勾闌祀一水 ◎◎ 手,每夕焚香而祝曰:「水手爺,腳蹺蹺,面縐縐,音.....more

313/313
上十頁
上一頁
第 21 頁
共 21 頁

癡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