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繞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雲龍山去南門三里餘

宋處士張天驥放鶴亭,勝景也,山多巖石結成而戴土,《爾雅》所謂崔嵬者,石皺而透,或如蟲鏤,極韶秀,山上今不止一亭,亭後一寺署「大士巖」,對巖一石臺,臺上亦一亭而屋,山頂四周,院宇繚,純砌大石為基,基約.....more

526/624

泰山有中川水

條,中川水出分水嶺,嶺之北,水入濟,謂之半水沙溝水者,嶺之南,水入汶,謂之中川水,亦曰分溪水、泮水者也;余考分水嶺,蓋在泰山北阜靈巖朗公谷一帶,不近中天門也,中谷水,過中廟謂之環水,合石汶泰安城入汶.....more

527/624

七點餘

,萬山星羅碁布,有若萬乘之鹵簿羽林,附山之近峰,如眾孫之膝,距離之遠山,如雲礽分支散處,汶水湯湯,近而倍大,黃河滔滔,與白雲蕩漾,滄海淼淼,在有無間,最明瞭之山,北為鵲華,南則徂徠,余過徂徠,大約周.....more

528/624

居庸為九塞八陘之一(見《淮南子...

,惟彼距城五里,此距西山二三十里,遠而稍小,十九分車行,車中設有煖爐,一路見西山近在車左,二十九分至清 華園,已西山之北,而至東南,不啻相西山之背,復逢其面,其下有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翠微山,而石景.....more

529/624

天壇之崇嚴

,一舊設齋戒銅人,銅人尺有五寸,手執牙簡,大祀,書「致齋三日」,本洪武三年制。二舊置時辰牌,木牌,又刻戒詞,本洪武五年制,今不設,有長廊,環以廣河,河闊丈有六尺,深過之,稱天河,前後各三橋,左右一橋.....more

530/624

十月十九日九點時

數十步為農林總局,余入觀之,乃齋宮,宮東嚮,有前後殿,左右配殿,正殿以石闌,出陛五,前三陛,中陛為雲形,餘陛八級,掖室外有事務室,朱垣三重,朱門各一,門外今為苗圃,蓋無河亦無橋,而地域大於天壇齋宮.....more

531/624

下山登舟

括髽古風之存者也。城下水關,小舟往來甚多,出城見城中二塔,而種山塔為高。 舟城一遊,過會稽東門,曰五雲門,即漢王尊所謂雷門,晉王子敬居城外二 十餘里,會稽山支麓,有五色雲現,詔即其地置雲門寺,今稱雲.....more

532/624

是午自羅星塔馬尾江

丈餘,長百六十步,一沙合橋,在中亭街,又名小橋,長大次於倉前橋,余歷行觀音井龍江街,過數大街,復出街至海關口,僱小舟泛至倉前嶺登陸,其地始寬曠,有林樹,有洋樓,亦有英租界,復行倉前橋步過大橋,各橋梁.....more

533/624

遊珠潭記

寄鶴齋駢文集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文字 佚名 簡榮聰 遊珠潭記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臺灣之勝,有珠潭焉。去九闉十由旬,居萬山一岡?。山一潭,當屏.....more

534/624

文開書院迎文昌并送字蹟啟

宇爐香,煙霞而作篆。逐隊有榮,捧瑞雲之五?;執鞭亦得,薰和氣於一團。車如流水,馬如游龍,銀函金字,豈不照耀於寰區;剩墨餘芬,依然送歸於天上。   由是草色一彎,鄭康成之書帶,柳陰五里,李固言之宮.....more

535/624

寄鶴齋賦

已豐滿而高騫。上蟠無際,旁無邊;俯視人世,如一撮然。倘倦飛而知返兮,辭帝鄉而款款;學宇宙之逍遙,為江河之疏嬾。引麋鹿以為群,援鷦鷯而作伴;兩間實游戲之場,三島亦遨遊之苑。造化起於無心,雲煙生於瞥眼.....more

536/624

小樓賦

忘憂之沼;草當磴而青迎,梅扶梯而翠裊。半簾之夢沈沈,一枕之風悄悄;灰燼爐溫,香殘篆。琴彈而弦韻常高,茶沸而泉聲亦小;看竹霧之罘罳,聽松濤之縹緲。氍毹貼地以氋茸,?瑁補窗而窊窅;倒影徘徊,浮雲多少!書.....more

537/624

李氏半園記

江者過半。其間泛太湖、宿東山,攬鄱陽湖、宿廬山,浮洞庭湖、沿君山,則涉五湖又過半。於是行徑半妥,小住於漢江。絕漢水,泛漢陽月湖;因盛君蓼菴,識李君仲青,驅車漢口一週。   越日,出漢市,飲於李君家園.....more

538/624

風俗志

,耕田力役,無異男子,平時且多跣足。粵籍業農,群處山中,其風儉樸,故衣青黑之布。婦女之衣,僅以本色為緣,而相同。每出門,以黑布覆髻上,纏項後,俗不著裙,富家亦然,以其便於操作也。   沿海多風,近山.....more

539/624

捲濤閣詩草序

梁。波瀾壯闊而老成。江海橫流而立派。劈分犀筆。瀉溪閣以千層。迸吸鯨川。泛風潮於萬里。風流未沫。更有樂方之起予。天水移人。貪聽成連之逸響。 辛亥[1911]冬大雪後六日赤崁蕉鹿羅秀惠拜? .....more

540/624

繞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