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6 在 棘皮動物門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棕緣蛇星

the Pacific. Rec. Aust. Mus. 19 (6): 383-387 pls 27-28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36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more

16/33

中文名:鼠李角海星

,成群地分布在骨板之間。腕末端的邊緣板有少數的大型錐狀短棘。第1列的溝棘 6~7 個一組,其中5個較大。第2列的溝棘以2~4 個一組,其中的2 個較大。腹板上的顆粒體比背板上的略大且較為稀疏。此物種為.....more

17/33

中文名:中華五角海星

Hypostoma (Asterias Linn.). Ann. Mag. nat. Hist. 6:175-184;275-290.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40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數.....more

18/33

中文名:餅乾海膽

,屬於餅乾海膽科Laganidae,動物的體殼較為扁平,邊緣稍為變厚,反口面中央頂系的部份會稍微隆起,體殼輪廓呈稍圓的五角形;殼長可達6.5公分左右。頂系具有5個生殖孔,篩板的水孔排列成不規則的彎曲溝.....more

19/33

中文名:櫻花冠唇海星

organs of the sea-star. J. Faculty Sci. Hokkaido lmp. Univ. 6: 133-281.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43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more

20/33

中文名:荷葉海燕

餅乾狀,每腕中線略隆起。背面骨板呈薄片狀,上面有8~10個成簇的細棘。篩板一個,直徑約0.2公分,略凸起,上面佈滿細溝紋。腹部骨板薄且呈覆瓦狀排列,各板上有4~8個小棘,棘間有皮膜相連。步帶棘6~8個.....more

21/33

中文名:口鰓海膽

殼直徑通常為6~8公分,但也可達8公分以上,而殼高是殼直徑的1/2。體殼輪廓為圓形或稍呈五角形,口面稍平坦,口部周圍幾乎不凹陷。管足孔對排列成不規則的三線形。反口面的大棘非常粗壯,末端略尖,其長度約等.....more

22/33

中文名:斑蘑海膽

Michelin 簡介:"斑蘑海膽Pseudoboletia maculata,屬於毒棘海膽科,又名斑蘑海膽或斑點毒棘海膽(同種異名)。分布於0~100公尺水深的礁岩及沙底地形交接處海域,體殼的直徑約6.....more

23/33

中文名:珍貴叢棘海星

。溝棘排成數列,第1列溝棘有6~8枚,較大,中間兩個較長,後面2~3列溝棘大多2~4枚一組,較短小,有時為溝棘。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於浙江沿岸,海南島曾採獲一隻標本;日本本州中南部、四國.....more

24/33

中文名:直齒海燕

,腕的2/3以下及間輻區幾乎無皮鰓。肛門略位於體盤中央,被一圈小棘包圍。腹板排列緊密規則,但不呈覆瓦狀,每一個腹板上約有3個排成一列的小棘,身體邊緣的小棘發達。溝棘6~7個一組,有皮膜覆蓋。二塊口板明顯.....more

25/33

中文名:花刺參

variegates屬於刺參科Stichopodidae,動物體較為堅硬,其橫切面略呈方形,體長約20公分,最長可達50公分,體寬約6~8公分,平均重量約1公斤,最高可達2.5公斤。體色複雜,一般小個體顏色為淡黃色,背上.....more

26/33

中文名:真錨參

灰白色;背部顏色較深,有許多深褐色斑及兩條金黃色帶。觸手內的骨針為大型杆狀體,兩端膨大,杆上密佈突起瘤。皮膚內的骨針為錨、錨板及小花紋體。錨板上有6~7個大孔,孔緣具有瘤狀棘。錨橋發達。錨柄末端有對稱.....more

27/33

中文名:台灣步錨參

線附近的珊瑚沙中。以十多隻指狀觸手交替抓取沙石之間的有機物及細沙石送入口中消化,因此腸道中常有珊瑚沙。生殖季在每年的6~7月,雌性及雄性生殖腺均為白色,卵為植營性卵。 世界地理上的分布只有在臺灣以及海.....more

28/33

中文名:鑲邊海星

側,鄰近上、下緣板交接處有一大型扁平棘,此棘在乾標本很容易脫落。圍步帶板略呈斜長方形,和下緣板分開,周圍除第1列溝棘外,四周還有稀疏的小棘。步帶溝狹窄。第1列溝棘呈掌狀,6~8個一組,中間的較長,其它.....more

29/33

中文名:多棘槭海星

清楚,板上的溝棘成簇,並沒有明顯的橫列或縱列,數目約十多個,愈靠近步帶溝的棘較大型。乾標本的步帶溝寬大。無叉棘。口板狹長且向上凸起,上面有兩列小棘。口棘6~8隻,由腹面看,呈45度角伸出。管足無吸盤.....more

30/33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3 頁
下一頁

6 在 棘皮動物門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