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447 筆符合的資料



中文名:角閃(石)安山岩
物館:地質學組岩礦學 中文名:角閃(石)安山岩 英文名:Hornblende andesite 國內產地:金門 簡介:"角閃(石)安山岩 角閃安山岩分布於蘭嶼中央山地包括紅頭溪、漁人溪、東清南溪以.....more
- 348/447


中文名:丁火朽山亞群下部-含黑雲...
物館:地質學組岩礦學 中文名:丁火朽山亞群下部-含黑雲母角閃石安山岩 英文名:Biotite hornblende andesite 國內產地:台東縣綠島, 台灣北部丁火朽山亞群 簡介:"含黑雲母角閃.....more
- 350/447

中文名:彭佳嶼-矽質玄武岩
物館:地質學組岩礦學 中文名:彭佳嶼-矽質玄武岩 英文名:tholeiite 國內產地:澎湖地區 簡介:"矽質玄武岩 彭佳嶼又名大峙山嶼,位於東經122°5',北緯25°38',距基隆港65公里.....more
- 351/447

中文名:彭佳嶼-高鋁玄武岩
物館:地質學組岩礦學 中文名:彭佳嶼-高鋁玄武岩 英文名:Basalt 簡介:"高鋁玄武岩 彭佳嶼又名大峙山嶼,位於東經122°5',北緯25°38',距基隆港65公里。島之周圍約4300公尺,面.....more
- 352/447


中文名:火成岩之礦物組成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在火成岩中可以發現許多種類的礦物,但是特徵的造岩礦物並不多,表1列出火成岩主要的礦物組成,它分為兩部分:(1)常見的造岩礦物;和(2)副成分礦物。 岩漿主要.....more
- 354/447


中文名:台灣的火山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在距今約二千多萬年前之中新世時代,中國南海的擴張方興未艾,這時在陸緣地區,形成了許多由正斷層所構成的半地塹構造。由於南海擴張所引發的熱力與裂隙作用,乃產生了中南.....more
- 356/447

中文名:台灣北部大地構造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 在板塊構造學說中,臺灣是位於兩個重要的構造單元,即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與壓縮界線上。臺灣北部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而衝撞歐亞大陸板塊並俯衝到大.....more
- 357/447

中文名:中洋脊岩漿活動與火成岩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虧損地函與富化地函 根據板塊構造運動學說,在中洋脊處不斷地有新的岩漿產生。岩漿是由上部地函橄欖岩經部分熔融而產生,而在部分熔融的過程中,大離子的親岩漿.....more
- 358/447

中文名:草嶺山的白榴基玄武岩
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草嶺山(圖1)(高347公尺)位於桃園大溪南方四公里處,緊鄰慈湖,是一個圓錐狀火山小丘。主要由鹼性玄武岩和出露在其南麓的少量火山碎屑岩構成。其與上覆之第.....more
- 359/447

中文名:尖石火山活動期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簡介:中新世中期瑞芳群的地層,代表中新世中間的一個沈積循環,在臺灣北部,它包括了一個含煤地層(石底層)和一個海相地層(南港層)。瑞芳是臺灣一個很重要的產煤地方,位於.....more
- 36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