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vi 在 動物界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燧鯛

中文名:燧鯛

一棘凸;腹鰭與臀鰭間之腹中線上具10-15個稜鱗。肛門緊接於臀鰭起點之前。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數VI ,最末棘最長,軟條數 13,皆較硬棘長;臀鰭第一硬棘很小,具III +9.....more

301/516
中文名:准燧鯛

中文名:准燧鯛

無鱗;側線約略平直,鱗片較體側其他部份鱗片稍大,其上有一棘凸;腹鰭與臀鰭間之腹中線上具10-15個稜鱗。肛門位於腹鰭間。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數V-VI ,最末棘最長,軟條數.....more

302/516
中文名:橫帶針?

中文名:橫帶針?

. VI,D2. 15;A. 16-17;P. 13+2-3;L.l. 27;GR.12-15。體長為頭長的2.46-2.67倍;頭長為吻長的2.61-3.33倍、眼徑長的4.25-5.27倍.....more

303/516
中文名:吉氏針?

中文名:吉氏針?

。D1. VI,D2. 15;A. 16-18;P. (11-13)+(3-4);L.l. 27-28;GR. 10-13。體長為頭長的3.1-3.7倍.....more

304/516
中文名:郎氏針?

中文名:郎氏針?

。上下頜、鋤骨及口蓋骨具細齒;上下頜等長。鰓膜與喉峽部連合。體無鱗,頭及軀幹的背面及上半部均被骨板,其上具硬棘;側線完全,側線各盾板上具二強棘。下頜腹側具棘。D1. VI,D2.....more

305/516
中文名:側身天竺鯛

中文名:側身天竺鯛

) 型態特徵: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9;A. II,8;P. 14;Ll. 23-24;Tr. 2/6; Pred. S.....more

306/516
中文名:三斑天竺鯛

中文名:三斑天竺鯛

態特徵: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前鰓蓋後緣呈鋸齒,主上頜骨達眼睛中心下方;尾鰭呈叉狀。D. VI-I,9;A. II,8;P. 14;GR. (3-4),11-12+1.....more

307/516
中文名:鈍尾擬天竺鯛

中文名:鈍尾擬天竺鯛

) 型態特徵:體延長。前鰓蓋骨邊緣平滑。前鼻孔之瓣膜長。有犬齒和絨毛狀齒,上頜骨延伸至眼後。尾鰭尖形。體小圓鱗,易脫落;側線不完全。D. VI-I,8;A. II,8;P. 15.....more

308/516
中文名:白吻雙帶立旗鯛

中文名:白吻雙帶立旗鯛

橫帶,第一條黑橫帶自背鰭起點下方延伸至腹鰭,第二條黑橫帶則約自背鰭第VI-VIII硬棘向下延伸至臀鰭後部;頭頂灰黑色;兩眼間具黑色眼帶;吻部背面灰黑色。背鰭軟條部及尾鰭黃色;胸鰭基部及腹鰭黑色。 棲所.....more

309/516
中文名:下銀漢魚

中文名:下銀漢魚

之後部明顯高聳。兩頜齒細小,絨毛狀;口蓋骨及鋤骨均有齒。前鰓蓋骨後緣有缺刻。鰓耙長且細,等於或長於眼徑,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0-21。體側具圓鱗,中央側列鱗數43-47。第一背鰭具棘VI-VIII;第.....more

310/516
中文名:伍氏下銀漢魚

中文名:伍氏下銀漢魚

頜各側之後部明顯高聳。兩頜齒細小,絨毛狀;口蓋骨及鋤骨均有齒。前鰓蓋骨後緣有缺刻。鰓耙長且細,等於或長於眼徑,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1-25。體側具圓鱗,中央側列鱗數39-41。第一背鰭具棘V-VI;第.....more

311/516
中文名:平面黃魴?

中文名:平面黃魴?

弱小,幾乎消失,另一個則尖銳且大。肛門前方有兩對腹板。體被骨板狀鱗,側線鱗數31-33。背鰭連續,VI-VII硬棘,15-18鰭條,硬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一凹刻;臀鰭軟條15-17;胸鰭基窄,後緣寬,下.....more

312/516
中文名:呂宋擬花鱸

中文名:呂宋擬花鱸

魚體色似雌魚,但體側具多條不規則之黃色縱帶,背鰭第VI-IX背鰭棘 膜上具一紅斑。雌雄魚頭部均有由眼下方至胸鰭基部具一條鑲紫藍色緣之黃色斜帶。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通常成一小群活動於斜坡.....more

313/516
中文名:巨齒天竺鯛

中文名:巨齒天竺鯛

.edu.tw) 型態特徵:體狹長;前鰓蓋緣呈鋸齒;體被櫛鱗;側線完全。上、下頜具犬齒。主上頜骨到達眼睛後緣的下方或超過眼睛後緣。尾鰭呈叉狀。D. VI-I,9;A. II,8;P.....more

314/516
中文名:蓋馬氏盔魚

中文名:蓋馬氏盔魚

VI-IX棘下方有一淡綠色橫帶;尾鰭淡黃色,外側紅色。雌魚體黃褐色,後部較暗且散有藍色小點;頭部具數條輻射紋;背、臀鰭與體同色且亦有藍色小點。幼魚橙紅色,背部有 3個鑲黑邊之不規則白斑;頭頂.....more

315/516

vi 在 動物界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