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椰油44 ‧ Mikabcil(飢荒)

蘭嶼椰油44 ‧ Mikabcil(飢荒)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原始編碼:3-033-01
資料類型:
型式:文字、聲音
類型:PDF
著作者:
策劃主持:胡台麗
報導人:si yapen Napnetan
表格:si yaman Jyayod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主題:雅美族椰油部落口語傳說採錄
關鍵字:雅美族、椰油、口語、傳說、採錄
描述:
摘要大綱:Mikabcil(飢荒)
收藏取得方式:田野採集
中譯全文(節錄):(01)如果荒年過了,第一個長出來的(可吃的?)植物是omci。關於這個omci,古人唱道:即使田園被掃光,然而田埂上冒出一棵棵芋苗、香蕉。因為它的長出,人們得以活下去,所以人們稱那情形為「tahatan na」。因為植物在那個時候都長出來,不論是有葉的,或像地瓜,都長出來了。因此,人們也才活了下去。可是窮困的人家仍寄居在很多食物的人家幫忙。 (02)接著,他們的果樹也長得很好了,唯有芋頭不能整塊田挖光,即使在風季節裡,只怕水田變成旱田,比較讓人擔心,否則,芋頭都長得這麼(手比)大。所以我們蘭嶼人很重視芋頭,因為它是本島最早長出來的植物(草)。儘有很多的ovi芋、patan(山地瓜?),或各種果樹,如香蕉等,那些都可能枯死,在荒年的時候,這是我們的祖先們說的。 (中譯全文請至「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數位典藏計畫」主題網站瀏覽)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1982-11-30
範圍:
範圍:中華民國.台灣;台東縣蘭嶼鄉椰油部落
管理權:
著作權擁有者:研究採集者與中研院民族所共有
數位化執行單位: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ioemuseum@gate.sinica.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