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臺灣蟬寄甲

學名:Sandalus taiwanus Lee, Satô and Sakai, 2005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f55d59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Rhipiceridae
中文科名:蟬寄甲科
拉丁屬名:Sandalus
拉丁種小名:taiwanicus
描述:
種命名者:Lee, Satô & Sakai
簡介:"動物昆蟲鞘翅目蟬寄甲科Rhipiceridae臺灣蟬寄甲Sandalus taiwanicus Lee, Satô & Sakai, 2005 Sandalus taiwanus Lee, Satô and Sakai, 2005 臺灣蟬寄甲 蟬寄甲科(Rhipiceridae)是鞘翅目的一個小科,全世界已知種類只有7屬約100種。中型甲蟲,成蟲體型壯碩,頭部跟身體的比例較小,具有發達的大顎和扇狀的觸角,翅鞘頗長,跗節型式為5-5-5(前、中、後足皆5節跗節),跗節1–4或2–4節下有葉狀墊。本科生態相當特殊,幼蟲會以蟬的若蟲為食,故名蟬寄甲。成蟲交配後,雌蟲將大量的卵產在蟬會聚集的樹的樹皮裂縫中,卵隨大雨沖刷落地,孵化的幼蟲是可以自由活動的三爪型幼蟲,主動在土壤中搜尋蟬的若蟲,找到之後轉變成為蠐螬型的幼蟲,營外寄生,取食蟬的幼蟲,屬於幼蟲形態會大幅轉變的過變態(hypermorphosis)類型。 臺灣有1屬3種蟬寄甲,分別是曹(紹)達蟬寄甲(Sandalus sauteri Emden)、日本蟬寄甲(S. segnis Lewis)和臺灣蟬寄甲(S. taiwanus Lee, Satô and Sakai),曹達蟬寄甲又分為臺灣和蘭嶼兩個亞種。日本蟬寄甲分布在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其他兩種則是在中部與南部。本種體長1.3–1.8cm,前胸背板後側緣沒有明顯凹陷,翅鞘點刻較不明顯,可藉此與其他兩種區辨。 臺灣特有種,分佈在南部山區。成蟲春季和夏季出現,白天活動,雄蟲較常見到在林下飛行,雌蟲則多半發現於樹幹上。"
食性:雜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咀嚼式﹝Madibulate or Chew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足部特色:其他或一般
變態 (Metamorphosis):過變態﹝Hypermetamorphosi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2005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中華民國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