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四縫捕蠹蟲

學名:Passandra tenuicornis (Grouvelle, 1914)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f48b22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Passandridae
中文科名:捕蠹蟲科
拉丁屬名:Passandra
拉丁種小名:tenuicornis
描述:
種命名者:Grouvelle
簡介:"動物昆蟲鞘翅目捕蠹蟲科四縫捕蠹蟲Passandra tenuicornis (Grouvelle, 1914) Passandra tenuicornis (Grouvelle, 1914) 四縫捕蠹蟲 捕蠹蟲科(Passandridae)是鞘翅目的一個小科,全世界已知種類只有9屬約110種。小型到中型甲蟲,體長一般小於3.5cm。體型細長,略為扁平,兩側約略平行,表面光滑,體色為紅褐色或暗褐色。頭部外露於前胸背板,兩部位約略等寬,而一些類群的頭部幾乎與前胸背板等長。頭部背面的頭頂部位往往具有隆脊或凹陷;觸角粗大,長度大於前胸背板長;大顎發達;前胸背板長大於寬,週緣多半有隆線;翅鞘長,具有由點刻列或是單純的縱走溝。足短,跗節型式在兩性成蟲皆為為5-5-5(前、中、後足皆5節跗節),沒有葉狀墊。本科的生態相當特別,幼蟲是其他樹棲類昆蟲的幼蟲的外寄生蟲,實質上是捕食寄生者(parasitoid),取食寄主並最終將其殺死。寄主範圍如象鼻蟲、天牛、長蠹蟲、小蠹蟲等,羽化出來的成蟲大小往往因為幼蟲期的營養狀況而有很大差異。 捕蠹蟲科在臺灣只有1屬2種的紀錄。四縫捕蠹蟲每側的翅鞘上各有四條縱走溝,前胸背板中央有明顯的點刻群,很容易與翅鞘上只有兩條縱走溝、前胸背板沒有明顯點刻群的二縫捕蠹蟲(P. heros (Fabricius))相區別。本種體長7–12mm, 本種分佈於臺灣、越南和寮國。Grouvelle在1914年根據在越南北部採得的4隻標本和紹達(H. Sauter)在臺灣Fuhosho採得的一隻標本發表本種。在臺灣分佈在低海拔山區。成蟲白天會出現在枯木樹幹上。 "
食性:肉食
成蟲體型概分:小型﹝5mm~1cm﹞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14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中華民國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