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象傳說

長毛象傳說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9dbae6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描述:
簡介:「在路上轉個彎後,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頭骨,我們就像站在這頭洪水怪獸的墓旁。巨獸的屍體彷彿從高高的冰崖倏然墮下,部分軀幹和四肢仍陷在大地裡。我們瞠目結舌,看著這史前遺骸,在冰墓裡保存了千萬年,竟然幾乎完好如初。站在這巨獸旁我們久久無法離開,光是這幅景象就足以震撼廣大樹林和凍原上的世世代代生命」
這是俄羅斯帝國科學學院動物學家尤金 費茲麥爾(Eugen Pfzenmayer),在1901年於北極圈探險,當他意外發現一隻保存完好的冰凍長毛象時,所寫下這段特殊的興奮和畏怯之情。
經過了百餘年,世人依然對長毛象深深著迷。在冰天雪地埋了數千數萬年的長毛象殘驅陸續被發掘出來,刺激、體驗、研究、探索、詮釋、解密…,長毛象的故事一直緊密伴隨科學的發展與知識的追尋。
回顧人類的歷史,似乎與生俱來就具有親生命性(biophilia)的特質,對大自然周遭的生命現象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藉由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與化石遺骸的存在不斷地探索、觀察與詮釋。
在史前人類的遺跡中,就可以發現人類對化石的收集,並為了化石陷入沈思,努力找尋化石所代表的真義,於是經由想像,化石也就融入於神話與傳說故事中。例如:古羅馬時代的博物學家認為鯊魚(shark)化石是石化的舌頭,係月蝕時從天而降;海膽(sea urchin)化石是隨著雷電及雨水一起降落的;琥珀(amber)可能是天貓的尿凝固而成、或是神鳥的眼淚、或是精靈的淚珠;菊石(ammonite)是捲曲無頭的蛇,甚至被稱為神衹阿蒙(Ammon)之角。
大型動物的肢骨或頭骨遺骸,經過當時人類無限上綱地想像,即成為傳說中的巨人或怪獸,古希臘神話中著名的獨眼巨妖,所謂的巨大眼眶,其實就是長毛象頭骨的鼻骨部位所形成的大鼻腔!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