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的骨骼特徵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ab9784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描述:
簡介:一般人對於靈長目動物的印象就是聰明、機靈而且行動敏捷,看那猴子穿梭在樹林間,手腳並用,靈活擺盪,來去自如。這的確是靈長目動物才具有的本領,當然也是基於靈長目動物骨骼結構的特殊,才造就他們能夠利用手臂緊握枝幹,而且可以稱起全身重量進行擺動的功能。
靈長目動物普遍具有較長的手臂(即前肢),前肢的指骨和後肢的趾骨修長,拇指與其它指骨形成勾狀,所以能緊握住枝幹,腳掌部分趾骨也伸展,大腳指與其它四個趾骨能夠反相彎曲,所以也能夠緊握,而且有利於攀爬。此外,靈長目動物最特殊的地方在於鎖骨(clavicle)發達,相較於其它四足行走的哺乳動物,例如貓和狗,牠們的鎖骨都已經退化了,所有的靈長目動物包括人類在內,依然保留了左右一對鎖骨。靈長目動物的鎖骨接續在胸骨上,最大功用就在於與肩胛骨共同作用,增加手臂與肩部的連接穩定度與力量的傳導,所以單靠手臂的力量就能夠懸吊在樹幹上,甚至是單手,就能支撐起全身的力量。
此外,從靈長目動物的骨骼結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特點,都有助於增加靈長目動物在樹林間的懸吊擺盪,甚至發展出二足站立的運動模式。這些特徵包括:1) 具有靈活的手腕關節,方便在攀爬時手掌的抓握與活動; 2) 前肢非常長,有利於樹林間枝幹的穿梭抓握; 3) 肱骨與肩胛骨的接觸面形成圓球狀的關節面,有助於手臂大幅地旋轉擺動與增加手臂的靈活度; 4) 肘部靈活,使得前肢的肱骨和尺橈骨能夠類似像對折般的反相彎曲,如此一來可以更靈活地在茂密的樹林間活動,並且藉由彎曲與伸張,加強臂力的傳導; 5) 肩胛骨向身體背側發展,使得前肢與軀幹的連接更穩固; 6) 腰部短,使得身體較小,相對地四肢較長,而有利於在樹林間的行動; 7) 胸廓膨大,相對地也使身體短小靈活,並且分擔體重,減少脊椎骨的沈重負擔; 8) 髖骨之腸骨部位呈片狀,並向二側寬大發展,能夠加強後肢的支撐力,有利於二足行走模式的發展; 9) 後肢股骨與髖骨的連接形成球狀的關節面,能夠增加後肢的靈活擺動與旋轉; 10) 髕骨(膝蓋骨)膨大,有助於提高後肢的支撐力; 11) 強壯的後肢拇趾,具有抓握、攀爬與支撐等功能。
雖然在演化歷程上,人類在數百萬年前,早已經和那些棲居在樹上,能夠恣意在樹林間懸吊擺盪的猴子分家了,但是我們依然保有相似的骨骼結構。相對於其它的哺乳動物,我們的前肢也很長,當站立時雙手下垂,很自然地就能夠超過臀部的位置,我們的雙手也能夠緊緊地握住類似枝幹的東西。只是在生活的習性上,現代人已經不需要在樹林間穿梭,所以利用雙手雙足吊握攀爬的功能也逐漸退化。除了少數運動選手或熱中健身運動的人之外,對一般人來說,吊個單槓都還是一件苦差事呢!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