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類

偶蹄類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ab977f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描述:
簡介:  偶蹄類的骨骼特徵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他們的腳上都有偶數個趾骨,即兩個或四個趾骨,五趾中的第一趾,也就是我們的大拇趾消失,第二和第五趾即使還在也明顯要比第三和第四趾小很多。兩個趾骨的有牛、四個趾骨的有豬,他們的身體重心落在大小幾乎相等的第三、第四趾之間,趾骨對稱排列(paraxonic),趾末端有蹄,接觸地面行走。除了少數類群,如豬、駱駝之外,大多數的偶蹄類頭部都有角,而一些已經絕滅的類群,擁有比現生偶蹄類更精巧及複雜的角。一般來講,偶蹄類的上門齒和犬齒都退化或消失,有些豬類的犬齒成獠牙狀。這發達的犬齒和攝食沒有太大的相關,和其他偶蹄類頭上的角一樣,這特徵是為了有更多更好的交配機會(sexual selection)。
偶蹄類中最特別也最重要的骨骼特徵,就是他們雙滑車狀(double-pulley)的距骨(astragalus)。距骨傳遞腳到足部的力量,因為和上面的脛骨及往下的足部都有滑車結構,限制了他們足部左右的旋轉,讓他們更適於陸地上的奔跑。其他哺乳動物類群的滑車結構只有距骨和脛骨連接的地方,和足部相接的地方沒有滑車狀的結構。也是因為距骨的雙滑車結構,將海生哺乳動物—鯨豚和陸生哺乳動物—偶蹄類連接了起來,雖然還有很多待釐清的疑問,但骨骼的形態特徵更進一步的幫助我們了解生物演化及其相關議題。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