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板塊構造運動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542d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地質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莊文星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地質
描述:
簡介:  1915年德國韋格納根據古生物、古氣候及一些地質證據,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說明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而無法為地質學者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海洋地質的研究蓬勃發展,使海底的構造日漸明朗。1962年美國海斯乃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
 海底擴張學說
海底擴張學說主張海底地殼不斷地生長而擴張,因而使地殼移動,造成大陸的漂移。在大洋海底中心地帶有高山存在,就稱為中洋脊。中洋脊的頂部有狹長的裂谷,地下的岩漿因對流作用而沿裂谷上升到海底,所流出來的岩漿凝固後造成新的海洋地殼。同時不斷地擠壓而迫使原來在裂谷兩側的海洋地殼分離,由中洋脊向兩側不斷移動,這樣海洋就不斷擴大,這就是海底擴張學說,也代表以後要討論的板塊的移動。當老的海洋地殼或板塊被推移到大陸邊緣或島弧旁邊的海溝附近,再因對流作用的下沈,就下降沈沒回到地函中。這種板塊或海洋地殼的運動就好比輸送貨物的輸送帶,一端為輸送帶的上升端,代表中洋脊;另一端為其沈降端,代表海溝(圖1)。
有很多證據可以說明由中洋脊向外發生海底擴張的現象。由放射性定年和海底所採化石的研究,可以指出海底的岩石在中洋脊最新,代表不斷正在生長的海洋地殼。離中洋脊愈遠,則岩石的年齡愈老,而且這種由新變老的岩石是在中洋脊兩側呈對稱的排列分布。海底沈積物的厚度在中洋脊裂谷附近幾乎等於零,因為該處有岩漿不斷湧出,使沈積物無法堆積。但是一離開中洋脊的裂谷,沈積物的厚度就逐漸增加,其厚度隨著中洋脊的距離增加而增加。中洋脊的裂谷中不斷噴出岩漿,所以熱流最大,可以數倍於地球表面的平均值。沿中洋脊裂谷有淺源地震,這可以指出不斷發生的火山活動影響。
海底擴張學說的最重要證據來自古地磁學的研究。地球磁場的南北磁極可以不時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南北極倒轉現象,就是在地質時代中,地磁軸的兩端磁極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南北互換。由中洋脊中不斷噴出的岩漿冷卻形成岩石時,冷到某一溫度就開始具有磁性,其所含的磁性礦物就順著當時的地球磁場南北極方向磁化,造成正負的地磁異常帶。所謂正異常帶就是所成岩石的南北磁極和現在地球磁場的方向相同;負異常帶就是其南北磁極和現在地球磁場的方向相反。根據海上磁力測勘結果,發現海底岩石的正負異常帶相間交替,呈對稱狀分列在中洋脊的兩側,代表地球磁場的南北磁極方向反覆改變,造成海底岩石地磁正負異常帶在中洋脊兩側的反覆相間,成為對稱排列,完全符合海底擴張學說的論點。
 擴張的動力與板塊構造
海底擴張學說認為深部地函的放射性元素蛻變,釋放了大量的熱能,地函物質受熱而上升(因密度變小);升至地殼後,向兩側移動,逐漸冷卻,密度變大而下沈,回到地函深部,補充受熱上升的地函物質的空缺,全程形成了地函內的熱對流。
中洋脊就在熱對流上升的地方生成;海溝在熱對流下沈的地方受「拖拉」之力,使海洋地殼陷入地函中而消失;海盆受到中洋脊處形成的新海洋地殼之推擠向兩側展開,大陸亦因為此推力而漂移。
但是,單薄的新生海洋地殼,真有這麼大的力量「推動」兩側巨大而古老的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嗎?為了進一步說明,又有另一個學說叫板塊構造學說被提出,它綜合了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學說,並加入地震資料。
板塊構造學說,以岩石圈(包括地殼及上部地函)及軟流圈二層來討論。此外並畫分全球岩石圈為若干板塊,每一板塊可以個別包含大陸或海洋,也可以同時包含兩者。
由於板塊間的相對運動(摩擦、擠壓、碰撞、分離張裂),才造就了種種的地質現象,海底擴張與大陸漂移不過是其中較主要的二項而已。
至於板塊間相對運動的起源,一般認為係由於地函內的熱對流,使剛性的板塊在塑性的軟流圈上做一種近乎是輸送帶式的運動:新物質在中洋脊處生成,運送至海溝下傾入軟流圈內熔融而消失。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