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圓硨磲蛤

中文別名:番紅硨磲

英文名:Crocus Clam, Crocus Giant Clam, Boring Clam, Saffron-colored Clam

學名:Tridacna crocea

拉丁同物異名:Chametrachea scapha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f0ccae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軟體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Mollusca
中文門名:軟體動物門
拉丁綱名:Bivalvia
中文綱名:雙殼綱
拉丁目名:Veneroida
中文目名:簾蛤目
拉丁科名:Veneridae
中文科名:簾蛤科
拉丁屬名:Tridacna
中文屬名:硨磲蛤屬
拉丁種小名:crocea
描述:
簡介:"圓硨磲蛤Tridacna crocea圓硨磲蛤Tridacna crocea 分類上屬於硨磲蛤科,為本科中較為小型的種類,殼長只有10~15公分,殼寬約10公分,殼體稍圓,呈略呈三角形的卵形,殼表有6條以上的放射粗肋以及規則的波浪狀切割,肋間溝很淺,具有小型鱗片殼板緊密排列,但在殼頂區域則無殼板排列,近殼頂前方,具有長橢圓形的大足絲孔。本種貝殼通常呈淡黃色且前後側略呈橙紅色,殼腹緣曲折為波浪形,貝殼內面為白色,周緣有時略為橙色。本種棲息在潮間帶到水深20~50公尺的珊瑚礁質底的海域,亦行穴居生活,以足絲附著於海底,圓硨磲蛤在中國大陸又被稱作「番紅硨磲」,英文俗名為「Crocus Clam」、「Crocus Giant Clam」、「Boring Clam」及「Saffron-colored Clam」。   圓硨磲蛤分布在印度洋中南半島以東,太平洋波里尼西亞以西,自日本沖繩以南,至澳洲北部,以及臺灣地區南部的恆春半島。本館的館藏標本則在南沙太平島、蘭嶼及大溪漁港均有採集記錄。"
食性:懸浮性有機物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軟體動物學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臺灣南部的恆春半島
世界地理分布:印度洋中南半島以東
分布深度:20~50m淺海區 II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鱗硨磲蛤
中文名:網目簾蛤
中文名:臺灣歪簾蛤
中文名:大橫簾蛤
中文名:扇硨磲蛤
中文名:中華長文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