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織機背帶(AT004029-004)

舊登錄名稱:織布機

族語名稱:papavu

中文名稱:織機背帶(AT004029-004)舊登錄名稱:織布機族語名稱:papavu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編目號:AT004029-004
資料類型:
型式:實體物件
主題與關鍵字:
所屬族群:布農族
描述:
顏色:咖啡色
型制/特徵描述:竹皮斜紋編法編成,兩端繫麻繩。
套件說明:AT004029-001及AT004029-014,共十四件,為一套。
功能:織具
製作技術:斜紋編法
使用者:女子
使用方法/時機:將長片狀籐編帶兩側的繫繩,橫置於後腰際間,並與捲布夾兩端握柄繞綁固定,使織者與織布機結合成一體,以穩定平衡織布機與經紗(徐瀛洲、徐韶仁,1994: 158)。
風格特色:為織布機的配件之一,長片狀的籐編帶,其兩側綁有繫繩(徐瀛洲、徐韶仁,1994: 158)。
文化意義:織布是布農女性的專任工作,男人接觸視為禁忌masamu。學習織布的一般狀況為家庭有長者精於此道,欲學者從中耳濡目染即易習得,所以初習並無一定的年齡,但大多數在未成年時。這種情況下女孩子通常摘取數根樹枝插在泥地上,當做整經棒,以細爬籐valu代替麻紗,模仿大人整經,日積月累邊學邊玩,直到進入純熟階段,再正式上整經台和上機織布。另外一種方式,大約在青春發育期,專門拜師學習一技之長。求教時要殺豬宴客,並贈獵物、小米等物給師傅做為束脩(徐瀛洲、徐韶仁,1994)。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格式:
長(mm):370
寬(mm):90
高(mm):81
其他測量值(mm):兩邊繩長都是1303
淨重(g):96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
主持人:李子寧、助理:周若詩
(02)23822699 ext.610、(02)23822699 ext.614
tnli@ntm.gov.tw、cm_assistB@ntm.gov.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簪(骨雕髮簪)
簪(骨雕髮簪)
標本名稱:背負籠
標本名稱:背負籠
中文名:長衣(248)
中文名:長衣(248)
標本名稱:匙
標本名稱:匙
標本名稱:紡車(棒)
標本名稱:紡車(棒)
上衣(男子無袖長衣)
上衣(男子無袖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