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述(1950-1987)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侯如綺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民間文學傳說
中文關鍵詞:臺灣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外省作家
中文關鍵詞:小說家
中文關鍵詞:民間文學
外文關鍵詞:Taiwan
外文關鍵詞:Diaspora
外文關鍵詞:Mainlander Writers
外文關鍵詞:Identity
描述:
頁碼:269
中文摘要:本文乃是以「離散」此一觀點切入探討臺灣外省小說家作品的研究。研究的文本對象是外省小說家寫作外省人離散來臺相關經驗的作品,文本時間鎖定在一九五○至一九八七年。中國大陸離散來臺者為數眾多,來台者亦具有其特殊經歷以及獨特的歷史背景架構。本論文對於離散者的流亡史的敘述、與他們在異地生活所面對的問題、時代所給予的挑戰以及其相關的心理狀態皆有所描述。在離散者認識自我與他者,進而定位身份的過程裡,七○年代以前,離散者主要是以高舉道德文化信仰來面對價值斷裂的危機。初期作家並以敘述策略將道德信仰重新「包裝」,增進離散者與當地居民的凝聚力,也從中定位了自我捍衛傳統的價值。然而,長期下來面對的內戰─冷戰的尷尬處境,單純絶對的倫理道德啟示也不一定能夠帶來足夠的力量,對離散主體來說需要更細緻的精神力量來面對實際的這種原鄉回歸延置情況。故在本論文選擇以三位對離散身分具有相當自覺與關懷的作家:琦君、朱西甯、白先勇,來探討這樣的狀態。在這幾位作家的轉變過程中,我們見到了在掙扎、矛盾的離散情結下所帶來的藝術創造能量外,也見到他們一方面依戀於中國文化的身分之餘,還在固有的情感框架中修正自我,以合乎現實。到了七○年代之後,台灣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場域都有了劇烈的變化,「融合」的要求和壓力更甚以往,法統問題以及本土意識的升高,都一定程度的質疑了外省人在遷居地的位置。他們被重新提醒為外來者之外,有時候甚至會被簡化為既得利益者。外省小說家他們在此時紛紛重新塑造出有別於英雄、貴族等的人物,呈現出較渺小、卑微外省人形象。如以世代來分,第一代與第二代外省作家所採取的敘述策略亦不甚相同;第一代作家在敘述策略上主要以重新呼喚民族主義的方式來統合差異,強調其血緣與團結的重要。第二代的外省作家與第一代不同,他們在面對挑戰時的態度常顯得不確定而疑慮。我們在追尋朱天文、王幼華以及朱天心的作品時可發現,朱天文與王幼華在作品中都不再視臺灣為一同質性、只為反共而存在的空間,而紛紛約在鄉土文學論戰的洗禮後,於敘述中表現了臺灣此一空間的差異或開放性,由強化空間差異並存的包容力,從而定位了自己於其中的位置。而其中較為特殊的是朱天心,由於她「當下是為了記憶過往的」的時間意識,使得她的認同之路格外艱辛。 最後筆者並由小說中兩代離散者契約結構的發現與分析中理解,作家透過家的尋找、回歸或出走的敘述,突顯出第一代與第二代外省人離散課題的延續關係以及差異。在以父子關係為主導的中國家庭裡,這些小說中的父/子關係除了是文化心理的反映,也是聯繫著家與國的隱喻關係。於此隱喻的探討上,筆者試圖將本論文中的兩代離散情況做一整合,尤其將家/國之間相互隱喻的糾葛關係,放入離散家庭與國民黨政權的歷史脈絡中去思考。發現這些小說不僅是用來強調這兩代中國人的集體歷史命運,也是作家們將他們的反省與希望延伸至未來的敘述。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出版地:臺中市
日期:
出版日期:2009
語言:
語文:中文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題名:西拉雅平埔族的歷史與現況--花...
題名:元宵夜炸寒單爺迎財神--臺東民...
題名:蘭嶼紅頭部落的漁船組
題名:巴那巴那樣族 -中-
題名:微行入古寺--卓蘭鎮古蹟行
題名:三灣鄉墾荒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