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客家「撮把戲」的傳統技藝及其音樂之研究─以楊秀衡與林炳煥為研究對象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蔡東籬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人物傳說
中文關鍵詞:臺灣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撮把戲
中文關鍵詞:楊秀衡
中文關鍵詞:林炳煥
中文關鍵詞:文套
中文關鍵詞:武套
中文關鍵詞:賣藥
外文關鍵詞:Taiwan
外文關鍵詞:Chhot P&
外文關鍵詞:agrave
外文關鍵詞:Hi
外文關鍵詞:Yang
外文關鍵詞:shiou-heng
外文關鍵詞:Lin
外文關鍵詞:bing-huan
外文關鍵詞:Adverstisement
外文關鍵詞:Performance
外文關鍵詞:Selling medicine or goods
描述:
頁碼:283
中文摘要:客家「撮把戲」為運用客族曲藝、戲曲,以及各式雜技,以「落地掃」形式演出,達到聚集觀眾,以販賣商品藥品、賺取報酬之目的的客家賣藥團。台灣最遲於日治時期 (1895~1945),便有客家「撮把戲」團的出現。而台灣光復 (1945) 後,由於新式媒體,如廣播電台、電影之興起,使得傳統戲曲之內台商業劇場面臨不景氣,因此大量的內台戲班藝人,轉為演出野台戲,也有部份藝人轉至電台中演出採茶戲,並於演出中穿插賣藥廣告。除了電台中的演出,此批藝人也至各鄉鎮村莊演出「撮把戲」賣藥。由於內台藝人的釋出,從而造成了客家「撮把戲」的興盛時期。1970年代,由於新式媒體電視的出現,民眾之娛樂習慣改變,其習於觀賞電視節目,而忽略了野台的傳統曲藝、戲曲演出,也因此客家「撮把戲」逐漸的沒落。近年來,由於政府日益重視本土文化的保存,客家「撮把戲」之演出舞台,由早期的「落地掃」,轉而為受邀於政府之文化舞台上的演出。 本論文結合了文獻蒐集、田野調查、參與觀察等民族音樂學之研究方法,首先探討客家「撮把戲」之定義、源流與定位。接著分別以兩位客家「撮把戲」之民間藝人─楊秀衡與林炳煥為主軸,探討其生平、師承系統、「撮把戲」團之經營與後場編制,以及其「撮把戲」之表演型態、音樂與技藝之內容及其特點。 其中楊秀衡為出身內台戲班之「撮把戲」藝人,其「撮把戲」之音樂與技藝,可分類為「文套」與「武套」兩個部份。其中「文套」包含了「客家山歌調」、「客家小戲」、「客家車鼓」等演出,「武套」則包含了「拳術」、「木劍斬竹」、「魔術」等等。其中的「文套」,為其「撮把戲」之精華。由於楊秀衡曾於歌仔戲班中習藝,以及其求新求變之精神,他將閩南之歌仔調、車鼓,納入其客家「撮把戲」之演出,並將其客家化,形成其特有的「撮把戲」技藝。 而林炳煥之「撮把戲」演出,也可區分為「文套」與「武套」兩大類,其「文套」包含「客家山歌調」與「三腳採茶戲」,「武套」則包含「羅漢戲獅」與「猴戲」等等。由於林炳煥為客家傳統音樂之耆老藝人,因此其演唱,保留了許多早期客家山歌調與採茶戲曲調之唱法。其演唱方式,無論在曲調、歌詞運用、節奏與速度,甚至是唱腔安排、口白等方面,都呈現出個人的演唱特色與即興的特質。 客家「撮把戲」為一項包容萬象的綜合表演藝術,為適應賣藥場之演出形式,以及民間藝人於長久的音樂實踐、對自身的要求下,使其音樂與技藝,較為自由與即興,呈現出與一般音樂會形式,以及劇場中所搬演之客族曲藝、戲曲不同的風貌,更對保存客家之「三腳採茶戲」起了重要的作用。此項音樂與技藝,為一項重要之文化資產,值得加以保存與傳承。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市
日期:
出版日期:2007
語言:
語文:中文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題名:三灣鄉墾荒軼事
題名:馬蘭社阿美族祖源神話傳說的文獻...
題名:「大霞佃」地名追根究底
題名:三灣肚兜角的張彩麟家族
題名:蘭嶼風土拾遺 -續篇-
題名:蘭嶼達悟族的傳統生育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