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媽祖顯聖研究: 一個人神關係的思考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吳艷珍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神鬼傳說
中文關鍵詞:臺灣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祭祀
中文關鍵詞:信仰
中文關鍵詞:媽祖
中文關鍵詞:人神關係
中文關鍵詞:媽祖研究學會
中文關鍵詞:先虛後實
中文關鍵詞:女巫
外文關鍵詞:Taiwan
描述:
頁碼:188
中文摘要:媽祖信仰流傳千餘年來,現今更顯興盛,影響所及,不僅台灣學者投入研究,大陸還因應趨勢成立了「媽祖研究學會」。因此有關媽祖的研究從早期的資料陳述、考證居多,近來則多了歷史、人類學、社會學及中文學界等各領域的學者的研究,不論是從媽祖信仰的本質、現象、流傳、演變等都有不同的論點討論,而主要的文獻即是正史、方志、文集、章回小說、廟記、碑刻…等,其中不免觸及媽祖神跡( 顯聖 ),一般將媽祖神跡分作幾個面向討論: 一、將神跡視為傳說或迷信。 二、將神跡視為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反應。 三、將神跡與政權結合,視為人所利用創造之對象。 然而從相關文獻尋繹,則可發現神跡雖有上述三個特性,但有關媽祖生平之傳述卻呈顯「先虛後實」的現象,也就是說,媽祖從始初的「生前不厭混巫媼」的林姓女巫形象,發展至清代,卻成了一個案神異、孝順、慈悲,博愛濟世為一身的官宦千金,整個形象的傳述是漸進而終趨於完整.生動。整個過程,固然是民間傳說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也並不是漫無法則。因此,本文即是探索其法則,進而發現神跡(顯聖 )或者生平傳說兩者間有緊密關係,不僅彼此互相融攝,同時也幾乎是其信仰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換言之,媽祖以靈顯聖跡呈顯於人,度人信仰之,而人們也從神顯聖的過程當中認識、描繪神祇,進而反映在其生平傳說上。這使得媽祖神跡在流傳當中,不斷的衍生、滋長,並得以符合人之所需,甚至還加入勸善的意義,使得神跡傳說成了最簡單、通行的教義,彌補了民間信仰無經典做其教義的缺憾。 由此可知,神跡在流傳過程中,固然有上述三個面向的情形,究其源,其實正是人與神關係的反映,本文即依媽祖顯聖的歷程、類型、發展、異論來勾勒出媽祖形象的演變,以及以此論題做為人神關係的一個思考點,進而肯定顯聖在民間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縣淡水鎮
日期:
出版日期:1995
語言:
語文:中文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題名:蘭嶼雅美族海洋文化
題名: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天涯若比...
題名:南王村訪問錄--臺東土著卑南族...
題名:巴那巴那樣族 -中-
題名:微行入古寺--卓蘭鎮古蹟行
題名:原住民巫師與基督宗教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