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台灣淨土教法的發展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林美滿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民俗傳說
中文關鍵詞:臺灣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淨土教法
外文關鍵詞:Taiwan
描述:
頁碼:193
中文摘要:光復後,大陸佛教逐漸湧進台灣,緇素大德先後來台弘法,締造台灣佛教充沛發展,蓬勃脈動的新契機。淨土法門在時代及環境的條件下,以「簡單、易行、當生成就」的發展優勢,深得人心,普及民間。台灣地區淨土思想的傳承以印光大師倡導「五經一論」的思想基礎為主流,緇素大德奔波弘揚,不僅推動了台灣佛教的迅速起飛,更促進了淨土法門的發揚光大。 淨土法門脈動的過程中,衍生出與其他思想互動的關係和影響,其中頗具爭議性的論題是陳健民提出「消業往生」的議論,凸顯與「帶業往生」的思想差異。又,印順法師的淨土思想顛覆了傳統的淨土信仰,提出不同面向的思考。光復後,李炳南居士來台弘揚淨土法門,除了推動「念佛法門」的實踐,影響廣大群眾外,他創設的台中佛教蓮社及聯體機構投入各項文化、社教、慈益等佈教活動,深入社會各階層,影響深遠,躍登為台灣「居士佛教」發展的尖峰。 淨土法門在台弘化的歷史進程中,淨土法門的倡導者,以不同的思想特質和實踐面向熱絡的在各地展開弘法活動,本文依淨土思想特色及行持導向的不同歸納為三大類說明:第一類是專弘淨土者,以李炳南居士、煮雲法師、智諭法師、妙蓮法師為具有代表性的弘揚者。第二類是律淨雙修者,提出道源法師、懺雲法師、廣化法師三位代表性人物,並說明在律淨雙軌修持的弘化下,所產生的影響力。第三類說明禪淨雙修,導歸淨土的實踐者,以證蓮法師和廣欽法師為代表。此外,淨空法師弘揚淨土法門,有別於歷來倡導者的思想傳承,提出不同的主張,以《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作為淨業修行的依據。 弘揚淨土思想的具體模式,主要以提倡「持名念佛」的修行為核心,歷來宗師大德不斷提示行者發起「了脫生死」、「當生成就」的炘厭心,念佛要成就一心不亂的境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平日念佛功夫的養就,培養定課念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除正行外,修持淨業三福,聚積福德因緣,諸祖勸勉:「萬善同歸,導歸極樂。」,以成辦信願行資糧,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目前,各淨土道場積極投入「助念」、「打佛七」、「念佛會」以及文化事業和講經佈教,熱絡的開展出淨土法門在台弘化的繽紛樣貌。 台灣佛教發展進程中,淨土法門的傳佈與禪宗、律宗、人間佛教、居士佛教交互運作,透露出歷史傳衍及思想實踐的融合趨向,但是,淨土法門在台灣佛教仍明確體現出主流思想的代表。 淨土法門的推展弘化大計,必須關注培育淨土專宗解行相應的弘法人才,才能落實淨土法門弘化的機制,彰顯法門特勝的功德。在淨土思想的實現方面,從開展社會淨化的進路,以淨土思想為出發,妥切關注「道德重建」、「生命關懷」、「社會關懷」、「臨終關懷」的實質弘化,以體現淨土教義為本懷。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出版地:新竹市
日期:
出版日期:2002
語言:
語文:中文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題名:苑裡地區地名、大水和環境變遷之...
題名:巴那巴那樣族(中之一)
題名:尋訪先民遺跡--一段輕便車的風...
題名:蘭嶼紅頭部落的漁船組
題名:阿尼肚.上帝.海洋--從文學作...
題名:巴那巴那樣族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