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呈現與轉變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楊海晨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其他傳說
中文關鍵詞:臺灣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鄉土意識
中文關鍵詞:日據時期小說
外文關鍵詞:Taiwan
描述:
頁碼:147
中文摘要: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可以說是台灣提出本土論述的前哨戰,但是除了在70年代有所謂的鄉土文學,早在台灣日據時代就有鄉土文學的論爭與提倡,追溯本土意識興起之前應該可以從日據時期的鄉土意識來探討,不僅藉由小說作為分析主體,重點在於個別作品裡鄉土意識的呈現與其轉變的過程,比較其不同時空的差異性。研究目的在於探求日據時代小說裡的鄉土意識所呈現的意義,以及在日據殖民地體制的壓迫與現代化思潮的衝擊下,小說裡表現出來的意識上的變化跟轉變,除了藉由小說探討鄉土意識的時代意義,也說明對日後鄉土文學的影響。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序論:對於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提出說明,並對前人相關論文研究成果及其尚可討論的問題,做一整理。 第二章 日據時期台灣之背景:舉凡社會、政治、文化、文學活動……等,與當時小說作品之相互關係,以探討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影響。 第三章 鄉土意識與文學:解釋鄉土意識的時代定義與其文學作品的意涵,並比較台灣、中國、西方歐美小說中「鄉土意識」的相互關係、源流及其異同之處。 第四章 鄉土意識的呈現:分析日據時期小說含有鄉土意識的內容呈現,第一是從小說作品對於土地關懷問題的呈現探討對土地主體性的追求,小說裡地主剝削農民經濟與土地的題材,象徵日本對台灣鄉土的掠奪與侵略。第二是寫實的風土民俗,描繪鄉土風俗的農村景致,作品運用紀錄民族生活與鄉土傳統的方式來抵抗殖民統治,也有反省舊俗及社會陰暗面的題材。第三是日據時期的鄉愁題材,特殊的殖民地背景,引發的是雙重時空的鄉愁情懷。從前後期小說裡對故鄉懷念態度的情感呈現不同,進而窺探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浮現的認同問題。 第五章 鄉土意識的轉變:欲從當時的教育、語言、文化、政策等問題切入探討。首先是白話文的提倡,將台灣新文學定位為中國新文學的支流。另一方面隨著台灣話文與鄉土文學論戰的展開,小說中開始大量使用台灣話文書寫,包括閩南語、俚語的運用,形式風格的轉變,表現出台灣的鄉土主體性。然而在殖民體制漸趨完備下,日語的強勢以及台灣在當時現代化衝擊的浪潮下,對自身鄉土文化開始產生矛盾,認同問題的浮現,進而產生意識的傾斜。到了決戰時期在強大的皇民化體制下,對於自我的認同產生問題與矛盾,何者是故鄉,是台灣?中國?日本?探討對自身及鄉土認同的轉變因素與過程。 第六章 結論-鄉土意識對日後鄉土文學的啟示與影響:對於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所隱含的鄉土意識,及其反映的時代意義,做一結論性的說明,並進一步與70年代再度興起的鄉土文學作一完整的比較歸結。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市
日期:
出版日期:2007
語言:
語文:中文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題名:外埔庄拓墾史探源與展望
題名:蘭嶼達悟族文化紀事
題名:人、土地、與歷史記憶--以蘭嶼...
題名:馬蘭阿美族口碑與生命禮俗
題名:臺東地區的鸞堂--東凌宮沿革簡...
題名:雅美族傳統命名儀式與天主教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