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絲珊瑚科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3bdc0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無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oelenterata
中文門名:腔腸動物門
拉丁綱名:Anthozoa
中文綱名:珊瑚蟲綱
拉丁目名:Scleractinia
中文目名:石珊瑚目
拉丁科名:Siderastreidae Vaughan & Wells, 1943
中文科名:絲珊瑚科
描述:
簡介:石珊瑚目Siderastreidae絲珊瑚科根據近年分子親緣關係的研究結果(如:Fukami et al., 2008),顯示絲珊瑚科Siderastreidae中的異星珊瑚(Anomastraea)、篩孔珊瑚(Coscinaraea)、星珊瑚(Horastrea),以及沙珊瑚(Psammocora)等四個屬,應歸入蕈珊瑚科;因此,傳統分類系統中的現生絲珊瑚類,就由原先的六個屬成為僅有絲珊瑚(Siderastrea)與擬絲珊瑚(Pseudosiderastrea)二個屬了。絲珊瑚科中其他僅有化石紀錄的屬,除了一個屬為個體型外,其他幾個屬均為群體型;群體的發育方式,為觸手環內與觸手環外出芽;珊瑚孔壁為隔片聯桿(synapticulae)所形成的聯桿壁(synapticulotheca);隔片由簡單羽榍或複合羽榍的單一羽扇(one fan system of simple or compound trabeculae)發育而成;隔片或有穿孔,內端融合狀;隔片兩側表面有明顯的顆粒突起;隔片間有隔片聯桿連結;隔片上緣為串珠狀或有隔片齒發育;中柱由一個或更多乳突狀羽榍所構成;珊瑚孔壁內有鱗板發育。本科最早的化石紀錄為中生代白堊紀。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無脊椎動物化石學
範圍:
地質年代:第四紀全新世﹝Holocene, Quaternary﹞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真葉珊瑚科
中文名:鹿角珊瑚科
中文名:微孔珊瑚科
中文名:擬圍葉珊瑚科
中文名:蓮珊瑚科
中文名:菊珊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