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臺灣掘地金龜

學名:Phelotrupes (Sinogeotrupes) taiwanus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d4287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Geotrupidae
中文科名:掘地金龜科(雪隱金龜科)
拉丁亞科名:Geotrupinae
中文亞科名:掘地金龜亞科
拉丁族名:Chromogeotrupini
中文族名:色掘地金龜族
拉丁屬名:Phelotrupes
拉丁亞屬名:Sinogeotrupes
拉丁種小名:taiwanus
描述:
種命名者:Miyake and Yamaya
簡介:"動物昆蟲掘地金龜掘地金龜科臺灣掘地金龜Phelotrupes (Sinogeotrupes) taiwanus (Miyake and Yamaya, 1995) 臺灣掘地金龜 Aesalus imanishii Inahara & Ratti, 1981 掘地金龜科又稱為雪隱金龜,但是因為他們在臺灣並不出現在雪地,且具有挖地洞的特性,因此稱之為掘地金龜較為貼切。掘地金龜屬於食糞群的金龜子,但是食性相當多樣,有食糞性、食腐性和食菌(真菌)性等,有的種類成蟲則不吃東西。成蟲會挖掘垂直的隧道堆積食物給幼蟲,有的物種有世代重疊,成蟲與幼蟲棲息在一起。若視Bolboceratidae為獨立科,則臺灣的掘地金龜共有1屬3種的紀錄,臺灣掘地金龜是當中唯一體表為黑色霧面的種類,翅鞘上的溝紋不清楚,其他兩種的體表光滑,翅鞘具有明顯的溝紋。 成蟲應為日行性,偶可見於林道地面上低飛,夜間則會趨光。除臺灣外也分佈在中國東南沿海省份。在臺灣分佈在低海拔到中海拔山區。"
食性:腐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咀嚼式﹝Madibulate or Chew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95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學名:Glenea chrysoma...
學名:Glenea chrysoma...
學名:Prosopocoilus m...
學名:Prosopocoilus m...
學名:Megopis (Aegoso...
學名:Megopis (Aegoso...
中文名稱:天牛甲
中文名稱:天牛甲
中文名稱:天牛甲
中文名稱:天牛甲
學名:Sarmydus antenn...
學名:Sarmydus ant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