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大黑埋葬蟲

學名:Nicrophorus concolor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d427f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Silphidae
中文科名:埋葬蟲科
拉丁亞科名:Nicrophorinae
中文亞科名:真埋葬蟲亞科
拉丁族名:Nicrophorini
中文族名:真埋葬蟲族
拉丁屬名:Nicrophorus
拉丁種小名:concolor
描述:
種命名者:Kraatz
簡介:"動物昆蟲埋葬蟲埋葬蟲科大黑埋葬蟲Nicrophorus concolor Kraatz, 1877 大黑埋葬蟲 Nicrophorus concolor Kraatz, 1877 大黑埋葬蟲因體色漆黑因而得名。體長3~4cm,身體肥厚,具有強健的足和口器。同屬的尼泊爾埋葬蟲N. nepalensis Hope體型較小,且翅鞘上有明顯的橙色或紅色斑紋,不難分別。 大黑埋葬蟲所屬的真埋葬蟲亞科Nicrophorinae是真正會將屍體埋入土中取食或育幼的埋葬蟲,他們具有半社會性的行為,親代成蟲會將屍體去毛防腐處理為屍球,產卵其上,共同照顧在屍球內取食的幼蟲,並會餵食幼蟲;同時也有殺嬰行為,以控制屍球內幼蟲的數量。幼蟲的足退化且表皮柔軟,無法自由活動覓食。 大黑埋葬蟲的成蟲出現於4~9月,以春、夏季較常見。白天一般潛藏在落葉下或土中,傍晚至日落時分開始活動,四出覓食或尋找配偶,直到日出前才停止。親蟲在處理屍體時,前段時間多半由雌蟲進行,雄蟲在雌蟲產卵後才投入較多時間共同照顧屍球。幼蟲有三齡,約2週即可化蛹;蛹期約20天;成蟲羽化後要經過約15~20天才達到性成熟。人工飼養條件下,成蟲壽命約60~70天。成蟲一般出現在大型動物的屍體上,但也會處理小型動物屍體。成蟲會護衛屍球,也會互相爭奪,體型較大的大黑埋葬蟲通常能成功地奪取尼泊爾埋葬蟲先發現、處理過的屍球,而後者的卵或已經孵化的子代則無法繼續存活。 分佈在臺灣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較常見於1000多公尺的中低海拔地區。除了臺灣之外,本種也分佈在東亞、喜馬拉雅等地區。"
食性:肉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咀嚼式﹝Madibulate or Chew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77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中林氏埋葬蟲
中文名:中林氏埋葬蟲
中文種名:osculans
中文種名:osculans
中文名:大黑埋葬蟲(2098-424...
中文名:大黑埋葬蟲(2098-424...
中文種名:osculans
中文種名:osculans
中文種名:osculans
中文種名:oscu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