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梅氏圓豉甲

學名:Dineutus (Dineutus) mellyi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d4269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Gyrinidae
中文科名:豉甲科
拉丁亞科名:Gyrininae
中文亞科名:豉甲亞科
拉丁屬名:Dineutus
拉丁亞屬名:Dineutus
拉丁種小名:mellyi
描述:
種命名者:Régimbart
簡介:"動物昆蟲豉甲豉甲科梅氏圓豉甲Dineutus (Dineutus) mellyi (Régimbart, 1882) 梅氏圓豉甲 Dineutus (Dineutus) mellyi (Régimbart, 1882) 梅氏圓豉甲是臺灣體型最大的豉甲,體長1.5~1.7cm,加上寬而圓的體型,不難和臺灣其他種類的豉甲(大多數呈長橢圓形或紡錘狀)區別。雄蟲的前足跗節長有毛簇,雌蟲則無。 成蟲能快速地在水面上旋轉划行,遇危險則會短暫潛入水中躲避。成蟲多半在冬季時交配,交配後的雌蟲會把卵產在水生植物的莖或葉的表面,一隻雌蟲可以產下50~70枚的卵。幼蟲有三個齡期,腹部各節兩側長有氣管鰓,可在水中呼吸,肉食性,獵食水中的小型動物為食,幼蟲期約45日可完成。老熟幼蟲上陸化蛹,會將泥土築成一個土繭,附著在岸邊附近植物的莖或落葉上。人工飼養條件下,完成一個世代約70~75天,成蟲壽命可達一年以上。 在臺灣的分布很廣,但並不普遍,出現在低海拔與中低海拔面積較大的水塘。"
食性:肉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咀嚼式﹝Madibulate or Chew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水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82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稱:豉甲 豉蟲
中文名稱:豉甲 豉蟲
學名:Blepephaeus suc...
學名:Blepephaeus suc...
中文名稱:天牛甲
中文名稱:天牛甲
學名:Rhaetulus crena...
學名:Rhaetulus crena...
中文種名:琉璃扁天牛
中文種名:琉璃扁天牛
中文名:鬼艷鍬形蟲(627-334)
中文名:鬼艷鍬形蟲(62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