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 (二爨體) 杏壇夏蔭

楷書 (二爨體) 杏壇夏蔭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DingQi_C-he_616
資料類型:
型式:文字
作品分類:書法創作
著作者:
陳丁奇
主題與關鍵字:
書體:楷書(二爨體)
描述:
作品賞析:此作約作於七十一歲,最能呈現陳丁奇自1926年入南師後,開始的六碑碑版的鑽研的成果。此幅雖較多〈爨寶子〉(405年立)方筆兼具隸、楷的精神,明顯也斟酌些漢隸〈張遷碑〉和造像的結體,偶有源自〈中岳嵩高靈廟碑〉而來的孩兒體稚拙筆趣! 甚至隱約有清代金農「漆書」的趣味。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譽此碑為「端樸若古佛之容」。清代沈寐叟以〈爨寶子〉入行書,奇巧多姿,允為一代大師。 二爨面目奇古,稍一不慎便易致怪誕! 1949年渡臺的張默君是窮通二爨後,再入章草之境,寫二爨線質極秀勁剛勁,無靡弱之氣,筆致和她的章草有相通之處;張大千集〈二爨〉聯句以供臨池,以增益古拙筆致;朱龍盦以〈中岳嵩高靈廟碑〉,上通漢隸〈張遷〉、〈衡方〉各碑,再全心出入二爨,筆致沉著、厚實中具濃厚拙趣,空間疏密幻變,有臺灣寫二爨第一家之美譽;後輩琴友容天圻受其影響臨寫二爨,保存較多隸意,古雅而能除浮誇之氣! 陳丁奇此幅相對較少險崛開闔的空間疏密變化,最大的不同在陳氏奠基於鳴鶴流的漢魏、六朝碑學實力,過於深厚的緣故。乍觀此作,仍令人聯想他寫〈張遷碑〉、六朝造像的結字,或〈鄭文公〉等魏碑的筆觸。 整體而言,點畫自然無做作而具童稚憨態,下筆堅毅如昆刀刻玉般、截鐵斷金之勢! 如入何紹基所謂「使筆欲似劍鋒正,殺紙有聲鋒有棱」的境界!(麥青龠賞析說明)
出版者:
典藏單位:劉金枝女士
日期:
創作年代:推定71齡
格式:
裱褙(高x寬):197.5x44.8cm
畫心(高x寬):136.1 x 34cm
管理權:
典藏者:劉金枝女士
嘉義玄風書道館陳丁奇家屬
數位化執行單位:嘉義大學中文系台灣典範書家陳丁奇數位美術館
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台灣」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暨嘉義玄風書道館陳丁奇家屬」。引用賞析說明時,請註明撰稿者及「台灣典範書家陳丁奇數位美術館」。

授權聯絡窗口

蘇子敬
05-2263411轉2124、2103
或 0918-825210
sutzu@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手抄寒玉堂千字文注釋   (共41頁...
手抄寒玉堂千字文注釋 (共41頁...
手抄寒玉堂千字文注釋   (共41頁...
手抄寒玉堂千字文注釋 (共41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
手抄寒玉堂聯文 (共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