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眼鏡蛇王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c736d6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眼鏡蛇王或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是世界最大的毒蛇。這個巨型眼鏡蛇在亞洲熱帶,從印度東邊到越南、南中國菲律賓和南邊的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被發現。眼鏡王蛇不是在一般任何地方都有分佈的,且現今在印度是稀少的。牠們通常生活在森林、一般接近溪流,在紅樹林沼澤和茶與咖啡的農地等;牠們更喜歡有大量降雨和茂密樹叢的棲息地。眼鏡蛇王很容易地攀上灌木和矮樹。成年的個體可達到三米長;只有少數個體會長更大。最大的眼鏡王蛇住在馬來半島,且經證實最大長度是5.58米(Aagaard,1924)。眼鏡王蛇一般的名字(ophis,,snake;phagein,to eat)表示飲食偏愛其他蛇類。雖然牠喜歡吃無毒蛇類(包括小蟒蛇等),眼鏡蛇王也吃劇毒的蛇像是眼鏡蛇(Naja)和環蛇(Bungarus)等。眼鏡王蛇是食肉性動物且也吃較小的同類。牠們也獵食蜥蜴,包括巨蜥屬。牠們是積極的搶掠者,在白天獵食。  眼鏡蛇王在在一月和三月中的旱季末期交配;母蛇在四月、五月或六月產下二十到五十顆蛋。眼鏡蛇王是唯一知道鋪設一個窩來孵化牠的蛋的蛇。窩是由葉子、細枝和其他植物凌亂堆積而成,母蛇會與其捲在一起。蛋是掩蓋地存放著,腐朽的植物能產生熱量。在它們上面母蛇挖了第二個窩,讓牠與牠的配偶休息與保護蛋不受到掠食動物侵襲。另一隻成熟的蛇通常在窩附近逗留,有時並不知道是雄性和雌性看守。六十到九十天後,五十到五十三公分長的幼蛇從蛋出現。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父母會照顧幼蛇了。  儘管牠巨大的體形和兇猛的個性,眼鏡蛇王不是隻好鬥的蛇。牠們比體形小易鬥的眼鏡蛇(Naja)還從容,若給牠機會,牠會很快地爬走。不過,若被逼到絕境或受攻擊,牠會立刻保護自己。攻擊之下,眼鏡蛇王抬起約身長的三分之一的前身-世界最大的個體會擴張到1.8米!弄平牠的頸部成長窄的頸冠,且有條理地向下攻擊敵人。牠的毒液的毒性不像一般印度眼鏡蛇和環蛇強,但因牠的大毒腺能注射更多的毒液。Whitaker描述這些腺含有多達六毫升的毒液,足夠殺死一頭亞洲大象。幸好咬人類是罕見的。  下顎是一個直線的骨頭。只有齒骨承受牙齒。在末端,下頜透過絞鏈關節與與頭骨的方形骨頭相接。方骨滑動讓顎可左右前後移動。這個動作讓嘴變得比頭寬大去吞下獵物。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爬蟲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什麼樣的條件是巨大?
中文名:印度蟒
中文名:大蟒蛇
中文名:亞洲錦蛇
中文名:非洲岩石蟒
中文名:澳洲灌木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