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文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加值
教材
兩生類學習資源
青蛙和蟾蜍個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兩生爬蟲類知識庫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汀蟾(汀蟾科)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f6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汀蟾曾經在新幾內亞發現其蹤跡,牠們是棲息在雨林、草原及沙漠中的陸生或掘土動物;嗜寒蟾屬(Philoria)及卡蟾屬(Kyarranus)生活於潮濕、寒冷的山上。許多汀蟾屬(Limnodynastes)的物種棲息於濕地和沼澤,但有些會挖洞的物種則是居住在沙漠。後者只會在大雨過後現身;牠們會將水分儲存於體內且能在地底下存活相當長的時間。所有物種的幼體都是能自由游動的蝌蚪。橫斑蟾屬(Mixophyes)將卵於溪流邊緣的地面上;而新澳蟾屬(Neobatrachus)及架紋蟾屬(Notaden)會在水中交配,至於其他的屬則是將卵產於卵泡中。 鏟足蟾或鋤足蟾則是生活於澳洲的沙漠中。這些體型為中型、球狀的汀蟾具有長疣的皮膚和短小的附肢。牠們的腳上擁有尖銳、如鏟子般的突起可用來挖掘使土壤變得鬆軟。沙漠的鏟足蟾居住在其昆蟲寄主猛犬蟻(Myrmecia regularis)的巢穴中。當遭受攻擊時,澳洲的鏟足蟾會將身體膨脹成相當怪異的形狀並將四肢舉起來抵抗入侵者。所有的物種受到刺激時都會流出一種濃稠、白色、聞起來有毒的液體;這些液體乾掉後會形成一種堅韌、有彈性的物質。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黃文山(年代不詳)。[中文名:汀蟾(汀蟾科)]。《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49.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49.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蝌蚪
皮膚
沙漠
沼澤
雨林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產婆蟾與油彩蛙(盤舌蟾科)
中文名:爪蟾與蘇里南蟾(負子蟾科)
中文名:鏟鼻蛙(鏟鼻蛙科)
中文名:樹蟾(樹蟾科)
中文名:保育與環境
中文名:角蟾(角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