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文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加值
教材
兩生類學習資源
青蛙和蟾蜍個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兩生爬蟲類知識庫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鳴叫如何產生?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f32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青蛙的叫聲是由位在喉部的聲帶振動所產生;大部分的叫聲是當青蛙或蟾蜍呼出大量氣體時發出。值得注意的例外是紅腹鈴蟾(fire-bellied toad),牠們是在吸氣時發出聲音或是在吸氣及吐氣時都會發出聲音。 青蛙發聲時,會將一個或多個聲囊充滿氣。這些聲囊並不直接用來增強(將能量加入)由聲帶產生的聲音,而是協助將這些振動有效地和周遭的空氣結合,就如同鋼琴中的共鳴板一樣。這些聲囊也能藉由加強或過濾掉某些頻率的方式來修正具有泛音(由多種頻率組成)的鳴叫頻譜。青蛙鳴叫持續的時間範圍從簡單、短暫的5-10毫秒的咔噠聲,像是澳洲的斑點草蛙製造的聲音,到持續好幾分鐘的短促尖聲,例如北美洲的美國蟾蜍(Great Plains toad)。美國蟾蜍長時間的鳴叫是以肺部和聲囊之間經過喉部來回流轉的空氣來維持。 依照聲音的特性,青蛙的叫聲範圍可以從春雨蛙純音調的口哨聲到松鼠蟾(Squirrel tree frog)嘈雜如鴨子般的呱呱聲。發出短促尖聲的青蛙身上有兩種機制:肺部的氣流藉由體壁肌肉的快速收縮以產生脈動(「主動型的」脈動),或是喉部本身會利用一種對壓力敏感的機制來阻斷持續由肺部流出的氣體,以形成一系列的脈動(「被動型的」脈動)。 大多數的青蛙和蟾蜍在頭部兩側有明顯的鼓膜(耳膜),就位在眼睛的後方。聲波直接從外部並間接經由另一邊的耳朵及內部連接兩耳的通道移動到每一個鼓膜。鼓膜的移動藉由中耳骨傳遞到充滿液體的耳囊(the otic capsule)中,其包含了兩種聽覺器官:兩生類乳突(amphibian papilla)以及基底乳突(basilar papilla)。 其中第一個器官是兩生類所獨有的。內耳器官中的聲波引發毛細胞(hair cell)上的纖毛彎曲,接著導致神經衝動的產生並經由聽覺神經傳送至腦部。特定物種的鳴叫聲頻率大致和兩個內耳器官中其中一個的頻率敏感度相符合。實際上,某些物種的鳴叫聲中會有兩個加強的頻率,其中一個最能用來刺激兩生類乳突,另一個則是刺激基底乳突。因此,每個物種其雌性耳朵的敏感度和同種雄性鳴叫聲所包含的頻率相符。至於辨識的部分有些可能是藉著這種配對的方式來達成,但通常還會涉及到時間信號,像是短促尖聲的速度,也是相當重要且在雌性的聽覺系統中需要被解讀的部分。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黃文山(年代不詳)。[中文名:鳴叫如何產生?]。《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3d.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3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敏感度
鼓膜
松鼠
青蛙
蟾蜍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三趾小蟾(短頭蟾科)
中文名:異舌穴蟾(異舌蟾科)
中文名:鏟鼻蛙(鏟鼻蛙科)
中文名:角蟾(角蟾科)
中文名:保育與環境
中文名: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