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游泳、進食及生長機器:蝌蚪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ef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我們一般都會以哺乳類的觀點來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一隻蝌蚪如何成為青蛙,那可真是一件奇怪的事。雖然全世界4,750種青蛙當中有大約百分之二十缺少蝌蚪階段,但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則是將蝌蚪視為發育循環中,從數天到數年不等的重要特徵。這種不事生產的的生物體不過就是游泳、進食及生長的機器罷了,牠們在生態上的主要目標就是盡可能地成長並以最快速度開始進行變態反應而成為生命循環中具有繁殖力的成體青蛙。蝌蚪在生態學上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牠們成功與否,且因牽涉許多生物及環境上的危害,可能只有約百分之一的蝌蚪得以成功到達變態階段;而最終能成為具繁殖力的成體青蛙者則更是少之又少。  所有具有蝌蚪階段的青蛙,其早期的發育大體上是相似的;且相對地也較廣為人知,因為這些很容易接觸到並在母體外部發育的大型卵,對學生而言在脊椎動物的胚胎學上已成為相當容易進行的科學實驗主題。蝌蚪經常出現在每個能想像得到的淡水棲地中,從鳳梨科植物的葉腋中數毫升的水(葉子和莖之間的角落)以至於小水坑和池塘,一直到大型的湖泊和湍急的溪流都能見其蹤跡。除此之外,在任何特定的地點也可能發現一或多個不同的物種。在南美洲、非洲及印度,有少數物種雖然總是維持在潮濕環境中,但一生中多數時間甚至全部的時間都離開水面。  從型態學的觀點來看,傳統蝌蚪具有一系列其他脊椎動物缺少的豪華攝食構造圍繞在嘴巴旁邊,且下巴的構造和運作也很獨特。嘴巴通常是一個沿著邊緣有不同型態乳狀突起的口部圓盤及上百個角質化(如同形成人類指甲的物質所組成)的微小唇齒所圍繞,而非如同成體青蛙牙齒般的骨質化結構;這些牙齒以橫向排列於上唇及下唇以用來當作銼刀。位在下巴軟骨的鞘則是用來作為咬、鑿及切割用的表面。在快速流動的水中,附著於岩石上的蝌蚪其口部圓盤相當大;而居住在池塘的蝌蚪其口部圓盤則較小。在中層水域中濾食的蝌蚪其口部缺乏角質化及大部分的軟體組織,水吸入嘴巴後經過鰓再經由錯綜複雜的食物捕捉結構使得某些物種能收集到如細菌般大小的物質,然後再從一般只有一個且在左側的噴水孔離開。至於一般以雙螺旋的方式纏繞的長條狀腸子則是最重要的內部結構。  身體的形狀會隨著棲地而變化。居住在底層的蝌蚪,像是蟾蜍(蟾蜍屬)及赤蛙(赤蛙屬)的物種,身體姿態會稍微被往下擠壓,而生活在快速流動水域中藉由口部圓盤附著於岩石上的物種,像是北美洲的尾蟾屬(Ascaphus)和非洲南部的沼蟾屬(Heleopgryne)則更是如此。生活在鳳梨科植物、葉腋及樹洞中(樹上水池(phytotelmata))的蝌蚪一般來說則較為細小。而在所有的例子中,青蛙的眼睛都是位於頭部的頂端。一生中多數時間都花費在中層水域的蝌蚪,包括許多樹蟾及某些非洲樹蛙則是擁有扁長形的身體且眼睛位於頭部兩側。生活在鳳梨科植物、葉腋及樹洞中的這群蝌蚪,尾鰭很高且朝著身體上方完全地向前延伸;而居住在底層者,尤其是快速流動水域的型態,尾鰭較低且可能消失在尾巴和身體的交接處或更向著尾巴的尖端。  攝食時,一般池塘中的蝌蚪會利用嘴部從生長於被水淹沒的表面上的豐饒動物群中刮食微小顆粒。某些類型會將頭部傾斜而使口部圓盤面向上方以獲取在表面薄膜的顆粒,至於其他類型則是中層水域的濾食者。某些中層水域的類型會快速地在水平位置漂浮,但其他像是非洲爪蟾則是藉著持續擺動尾巴尖端而維持著頭部向下的姿態。居住在快速流動水域的物種,當利用其大型的口部圓盤附著在岩石上時還是能移動及攝食。許多蝌蚪屬於機會主義的死亡動物清道夫,但有些則特化為能將活著的蝌蚪啃咬成碎塊甚至將整隻個體消化掉。即使這些肉食性的蝌蚪有時會出現同類相食的情況,但牠們仍偏好捕食非兄弟姊妹的個體。  由於蝌蚪不具繁殖能力,因此缺乏平常出現在其他族群中與繁殖有關的自然色彩。多數的蝌蚪展現出能充當保護色而較為暗沉的顏色及特徵為頂部灰暗而底部明亮的反蔭蔽,這使得個體在逆著一般沈降的光線時較不容易被偵測到。但有些卻具有顯眼的色彩,這似乎除了是要增強社會凝聚力之外,也能用來宣告其具有毒性或是皮膚之中具有有毒物質(警戒色)。身體及尾巴兩者的肌肉可能都具有條紋或呈現帶狀,儘管尾鰭通常都呈現透明,但有些物種的尾鰭上還是有明顯的斑點或對比色。近期的研究發現蝌蚪身體的形狀及色彩在受到某些掠食者刺激時會更容易呈現。  由於蝌蚪本身不必繁殖,因此多數行為都用在增強存活的機會,像是各種不同的脫逃模式及社會互動。蝌蚪通常都是群聚的,牠們會集合成一個群體以對環境中的刺激像是地區性的回溫有所反應。然而有些物種則是形成不動或可動並能表現出複雜交互關係的社會群體。有些例子之中,雙親之一會引導這些群體到較佳的攝食地點或是較不具危險性的區域。而某些蟾蜍屬及赤蛙屬的物種似乎能利用化學訊號來辨識出親屬及非親屬,且偏好與前者聚集在一起。
出版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授權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簡介
中文名:人類對蜥蜴的威脅
中文名:台灣的保育類蜥蜴
中文名:內溫與外溫動物
中文名:美國的蜥蜴文化與神話
中文名:印地安人的蜥蜴文化與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