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態特徵:全長為頭長的8.7-9.7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33.4-34.7倍;全長為軀幹長的3.0-3.3倍。體粗長,眼於上頜中央;背鰭起點於胸鰭中央之上方;無尾鰭,尾端柔軟呈肉質狀;背、臀鰭於近尾端處略為上揚;齒為圓錐狀,上、下頜骨齒均排為一列;體上半側為黃褐色,下半側偏白;平均脊椎骨組成:10-58-137,總脊椎骨數為136-139。本種為台灣的新記錄種,可於大溪、長濱發現到,但數量不多。其模式標本在一百多年前,已於東京灣外海被採集到,後來當時的東京淺草水族館 (Asakusa Aquarium in Tokyo) 將此標本給予美國史丹佛大學博物館收藏,Jordan and Snyder 於1901 年以此水族館名稱來發表命名之。
棲所生態:棲息於大陸棚水深200 米以內的沙泥底。
地理分佈:產於西北太平洋海域,日本、中國、琉球皆有;台灣目前僅東部海域有分布。
漁業利用:數量不多,經濟價值不高,多作為下雜魚處理。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12-03-21 14:49:48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