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規則膨海星

中文別名:規則瘤海星

學名:Halityle regularis

拉丁同物異名:Culcitaster anamesus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40dfb8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Echinodermata
中文門名:棘皮動物門
拉丁綱名:Asteroidea
中文綱名:海星綱
拉丁目名:Valvatida
中文目名:瓣棘海星目
拉丁科名:Oreasteridae
中文科名:瘤海星科
拉丁屬名:Halityle
中文屬名:膨海星屬
拉丁種小名:regularis
描述:
種命名者:Fisher
簡介:"規則膨海星Halityle regularis,中文別名為規則瘤海星,屬於瘤海星科Oreasteridae,具有5個長度較短但基部較寬的腕,腕的末端向上翹起,端板上有一鈍棘。背部略腫脹,腹部略凹。背板密佈細顆粒體,並散生稀疏小顆粒型叉棘。腹板呈規則縱列及橫列,每塊腹板微微凸起,腹皮間區隔清楚,腹板上密佈著扁顆粒體以及偶爾出現的叉棘,這些叉棘略為凹陷。動物採於礁岩海岸約5公尺深的地方,以岩石上的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 由菲律賓向南到澳洲西部的熱帶地區,東非及馬達加斯加亦有分布。分布廣,但頗為零散,Baker及Marsh (1976)預測印度洋北部應該也有分布。原先牠的最北分布是菲律賓,現在已延伸到台灣東部。台灣地區目前僅在台東成功有一隻記錄。"
食性:肉食
成體體型概分(直徑或體長):中型(5cm~10cm)
外部輪廓:星芒狀( Star like)
對稱性:兩側對稱(Bilateral symmetrical)
口部位置:朝下(Under)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棘皮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13
關聯:
學名原始發表文獻:Fisher, W. K. (1913). New starfishes from the Philippine Islands, Celebes, and the Moluccas. Proc. U. S. Natl. Mus. 46: 201-224 [211].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台東成功鎮
世界地理分布:菲律賓以南的熱帶地區
分布深度:3~20m 淺海區 I
分布海拔高度:-5
棲所環境:礁石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棘瘤海星
中文名:中華五角海星
中文名:麵包海星
中文名:中華疣海星
中文名:中華疣海星
中文名:棘瘤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