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灰蛇錨參

學名:Opheodesoma grisea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22fb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Echinodermata
中文門名:棘皮動物門
拉丁綱名:Holothuroidea
中文綱名:海參綱
拉丁目名:Apodida
中文目名:無足目
拉丁科名:Synaptidae
中文科名:錨參科
拉丁屬名:Opheodesoma
中文屬名:蛇錨參屬
拉丁種小名:grisea
描述:
種命名者:Semper
簡介:"灰蛇錨參Opheodesoma grisea屬於錨參科Synaptidae,呈細長的蛇狀,體長可達2公尺。體色多為灰綠色,有深綠色斑塊及條紋。身體四周無管足,但體壁具有因大型骨針所產生的黏滯性。口部周圍具有15隻羽狀觸手,體壁薄。以吞食岩石上的有機碎屑為食,因身體細長又無管足可供吸附,所以大多生活在珊瑚礁區的潮間帶,水流平緩的大型潮池中。本種為夜行性海參,白天躲在岩石下,晚上才出來覓食。 分布於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孟加拉灣、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菲律賓和夏威夷。在台灣則常見於墾丁及小琉球的珊瑚礁海域。 "
外部輪廓:臘腸或蠕蟲狀(Sausage like or worm like)
對稱性:兩側對稱(Bilateral symmetrical)
口部位置:朝下(Under)
骨骼排列:骨針狀(Spicules or Ossicles)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棘皮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68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南部
世界地理分布:紅海
分布深度:0~1m 潮間帶及潮池
棲所環境:礁石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褶錨參
中文名:真錨參
中文名:台灣步錨參
中文名:斑錨參
中文名:台灣步錨參
中文名:真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