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漸雷獸

學名:Brontops sp. 漸雷獸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4a55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地質-化石類
分類:脊椎動物化石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Chordata
中文門名:脊索動物門
拉丁亞門名:Vertebrata
拉丁總綱名:Tetrapoda
中文總綱名:四足類總類
拉丁綱名:Mammalia
中文綱名:哺乳綱
拉丁亞綱名:Eutheria
中文亞綱名:真獸亞綱
拉丁超目名:Ungulata
中文超目名:有蹄超目
拉丁目名:Perissodactyla
中文目名:奇蹄目
拉丁亞目名:Hippomorpha
中文亞目名:馬形亞目
拉丁科名:Brontotheriidae
中文科名:雷獸科
描述:
簡介:"雷獸其原始代表的種類大約是在始新世早期出現,大小大約只有始馬或山羊那麼大。到了漸新世時,體型越來越大,而且變的笨重,不但大於任何目前現生種的犀牛,甚至在鼻額上方進化出特殊的圓頭狀的骨質突起。   漸雷獸,主要是棲息在開闊林地中,以鮮嫩植物的葉為食。外型近似現代的犀牛,但體型大小卻比犀牛大很多,大小接近現在的象。鼻額部上有兩個並排相連的突起,古生物學家依據其角心表面的質地與紋路推測,可能在生存時還有粗糙的皮膚或角質物覆蓋於上,而且其雙角可能是用來求偶或打鬥。"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脊椎動物化石學
範圍:
地質年代:第三紀漸新世﹝Oligocene, Tertiary﹞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始馬
中文名:三趾馬
中文名:安氏大唇犀
中文名:西方副跑犀
中文名:內布拉斯跑犀
中文名:馬(未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