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鸚鵡螺目
鸚鵡螺科
知識單元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產棘皮動物及其他罕有研究無脊椎門類知識庫子計畫
知識單元
中文名:鸚鵡螺
學名:Nautilus pompilius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0a737c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軟體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Mollusca
中文門名:軟體動物門
拉丁綱名:Ceophalopoda
中文綱名:頭足綱
拉丁亞綱名:Nautiloidea
中文亞綱名:鸚鵡螺亞綱
拉丁目名:Nautiloida
中文目名:鸚鵡螺目
拉丁科名:Nautilidae
中文科名:鸚鵡螺科
拉丁屬名:Nautilus
中文屬名:鸚鵡螺屬
拉丁種小名:pompilius
描述:
種命名者:Linnaeus
簡介:"鸚鵡螺是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鸚鵡螺亞綱、鸚鵡螺目的鸚鵡螺科,現生的種類僅剩2屬7種。現生的這7種鸚鵡螺,都棲息在印度-太平洋海域,通常生活在海底礁岩前方的斜坡,水生約80~600公尺深的海域,不過牠們最常出現的水深約在150~400公尺之間。台灣目前僅有紀錄到其中一種「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 1758的活體,曾出現於台東縣綠島、蘭嶼;屏東縣恆春半島;東沙島、南沙太平島。 鸚鵡螺的體殼為左右兩側對稱型,由厚重的碳酸鈣所構成,外殼有褐、白相間的花紋,內層則有光亮晶瑩的珍珠層。體殼的內部由一層層的弧形鈣質腔壁,隔成一個個的小氣室,氣室中間有小管子貫穿(下圖),中間並有膜狀的水管相互連通,並連接到內臟腔(下圖)。鸚鵡螺的身體住在最外層的大腔室中,內部的這些小氣室中,則裝有氣體及液體。一隻鸚鵡螺成體在空氣中稱重可重達一公斤,可是在海中則僅有幾公克重,因為體殼腔室中低於海水密度的液體,以及其他從組織中擴散進入的氮、氧、氬等氣體,都對其浮力的調節有所幫助。 鸚鵡螺成體的體殼直徑,最大可達約22公分左右,雄性的體型通常要比雌性大一些。野生鸚鵡螺的壽命,目前科學家估計約在15~20歲左右。目前尚不清楚鸚鵡螺是如何將精莢傳送給雌性,但已知雌鸚鵡螺會將卵分批產在珊瑚礁的洞穴中,一批約可產下5~8顆卵,隔一段時間再產下一批,整個產卵的時程可能長達15個月左右。鸚鵡螺的每顆卵都具有內、外兩層卵鞘,外層的卵鞘呈囊狀,剛產下時具有彈性,遇到海水幾小時之後就變硬了。每個卵鞘僅包含單一個卵,直徑可達2.7公分左右,整個卵鞘則可長達4公分。鸚鵡螺的卵在人工飼育的環境中,約需12個月左右的時間孵化,剛孵出時,已具有小斗笠狀的殼,殼高已有2~2.5公分左右。 鸚鵡螺的運動,幾乎完全依賴由外套腔內的兩組肌肉,壓縮腔內的海水由「漏斗口」噴出來進行。管狀的漏斗口可以靈活地向各個方向彎曲,因此鸚鵡螺可以靈活地上、下、左、右移動。鸚鵡螺是較為原始的頭足類,牠們的漏斗口尚未癒合成管狀,而是由一片發達的肌肉,以類似「日式手捲」的方式所捲成的管狀構造(下圖)。海洋生物學家們研究發現,某些種類的鸚鵡螺有「垂直迴游」的行為,在夜間會游到約100公尺左右的較淺海域,白天則會潛到300公尺左右較深的海裡。 鸚鵡螺的腕與現生的頭足類有極大的不同,首先在腕的數目上差異就極大,鸚鵡螺具有多達數十隻纖細的鬚狀腕,這些腕纖細而不具有吸盤,而且依照部位及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群,外圍負責捉、握功能的腕,共有19對,內圈口部周圍的腕則有12對(雄性)或24~26對(雌性),所以鸚鵡螺的腕最多可達90隻腕(下圖),一般現生的其他頭足類則僅有8隻或10隻腕。 鸚鵡螺背面的腕基部,都與特化的口蓋構造相癒合,這個口蓋可以在鸚鵡螺縮回殼中時,完全封住洞口(下圖)。鸚鵡螺在低氧的狀況下可以支撐一段長時間,因此在遭受敵害侵襲時,可以縮在殼中極長一段時間,以躲避敵人的攻擊。鸚鵡螺的主要敵人似乎是同屬頭足類的章魚,因為許多鸚鵡螺殼上,都有留下章魚類企圖鑽孔捕食牠們所留下的痕跡。另外,也有潛水員在潛水時觀察記錄到褐擬鱗魨Balistoides viridescens (Bloch & Schneider, 1801)正在攻擊鸚鵡螺的狀況。 頭足類全部都是肉食性的動物,鸚鵡螺也不例外,主要以蟹類、貝類、海膽以及底棲性的魚類為食。牠們的角質喙較一般的頭足類鈣化更完全(下圖),堅固且強而有力,撕碎力很強,其嗉囊中常可發現大量的甲殼類碎片。兩片強大的喙之間,還有一條長滿利齒的「齒舌」構造,幫助牠們撕碎食物,吞入口中。鸚鵡螺的齒舌構造也和現生的其他頭足類不同,整整較一般頭足類及菊石類的化石多出4列的牙齒。 "
食性:肉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軟體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758
關聯:
學名原始發表文獻:Linnaeus, C. 1758. Systema Nature. ed. 10. Stockholm.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綠島海域
世界地理分布:印度-太平洋海域
分布深度:50~100m淺海區 III
棲所環境:珊瑚礁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1758)。[中文名:鸚鵡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5c/51.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5c/51.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鸚鵡螺亞綱
褐擬鱗魨
鸚鵡螺屬
頭足綱
鸚鵡螺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鸚鵡螺(002353-001...
中文名:鸚鵡螺(005533-000...
學名:Nautilus pompil...
中文名:鸚鵡螺(005087-000...
中文名:鸚鵡螺(003317-000...
中文名:鸚鵡螺(002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