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淡紫小灰蝶

學名:Rapala caerulea liliacea Nire, 1920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dd814e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亞綱名:Pterygota
中文亞綱名:有翅亞綱
拉丁目名:Lepidoptera
中文目名:鱗翅目
拉丁總科名:Papilionoidea
中文總科名:鳳蝶總科
拉丁科名:Lycaenidae
中文科名:灰蝶科
拉丁亞科名:Theclinae
中文亞科名:翠灰蝶亞科
拉丁族名:Deudorigini
中文族名:玳灰蝶族
拉丁屬名:Rapala
拉丁種小名:caerulea
拉丁亞種名:liliacea
描述:
種命名者:Nire
亞種命名者:Nire
簡介:"動物昆蟲鱗翅目Lepidoptera小灰蝶科Lycaenidae淡紫小灰蝶Rapala caerulea liliacea Nire, 1920 Rapala caerulea liliacea Nire, 1920淡紫小灰蝶 Rapala caerulea liliacea Nire, 1920淡紫小灰蝶又稱為堇彩燕灰蝶或藍燕灰蝶。本種成蟲展翅寬約32─36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後翅近扇形具眼紋和一細長尾突,雌蝶翅形較雄蝶圓。雌雄蝶翅面斑紋相似,前後翅背面深褐色具藍紫色光澤,後翅眼紋由黃、黑、白三色所組成。翅腹面淺褐色,前後翅各具一對白邊深褐色長條紋(外側)及短斑紋(內側),後翅條紋之白色邊較前翅明顯、深褐色長條紋於近肛角處成W形,後翅肛角具一黑色眼紋,眼紋外側有一橙環灰色紋及一橙環黑斑紋。雌蝶翅腹面斑紋與雄蝶相似,只是斑紋顏色更明顯。 本種幼蟲之寄主植物為豆科的毛胡枝子、變葉山螞蝗等植物。雌蟲產卵於嫩葉或花苞上,卵為白色半球形,表面具稜刻及突起。幼蟲草綠色帶有紅白色斑紋,體表具突起及細毛,取食嫩葉或花苞,老熟幼蟲在寄主附近枯枝落葉間化蛹,蛹為深褐色縊蛹。 本種成蟲外觀和墾丁小灰蝶(R. varuna formosana)相似,而最大辨別特徵是本種雄蟲翅背面帶有紫色,而後者顏色較暗且偏藍色。另外,本種雌蟲翅腹面為淺褐色,而後者顏色較深,可比較出彼此之差異。 R. caerulea除分布臺灣外,還包含中國東北部及韓國等地區。R. caerulea liliacea在臺灣為一年多世代,全年皆存在,夏季較易見成蟲於寄主植物附近活動及訪花。在臺灣分布為低中海拔山區,於苗栗及南投有採到之記錄。"
食性:植食
口器特徵:曲管式﹝虹吸式﹞﹝Siphon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20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臺灣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雙尾琉璃小灰蝶
中文名:達邦琉璃小灰蝶
中文名:凹翅紫小灰蝶
中文名:白斑琉璃小灰蝶
中文名:台灣單帶小灰蝶
中文名:台灣燕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