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白鎌紋蛺蝶

中文別名:突尾鉤蛺蝶

學名:Polygonia c-album asakurai Nakahara, 1920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da2a3e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亞綱名:Pterygota
中文亞綱名:有翅亞綱
拉丁目名:Lepidoptera
中文目名:鱗翅目
拉丁總科名:Papilionoidea
中文總科名:鳳蝶總科
拉丁科名:Nymphalidae
中文科名:蛺蝶科
拉丁亞科名:Nymphalinae
中文亞科名:蛺蝶亞科
拉丁族名:Nymphalini
中文族名:蛺蝶族
拉丁屬名:Polygonia
中文屬名:鉤蛺蝶屬
拉丁種小名:c-album
拉丁亞種名:asakurai
描述:
種命名者:Nakahara
亞種命名者:Nakahara
簡介:"動物昆蟲蝴蝶蝶蛺蝶白鐮紋蛺蝶突尾鉤蛺蝶白弦月紋鉤蛺蝶白鉤蛺蝶Polygonia c-album asakurai Nakahara, 1920 白鐮紋蛺蝶 Polygonia c-album asakurai Nakahara, 1920 Polygonia c-album asakurai Nakahara, 1920 白鐮紋蛺蝶,又稱突尾鉤蛺蝶、白弦月紋鉤蛺蝶、白鉤蛺蝶。 特有亞種,中型蝶種,前翅長約23~28mm。本種在台灣僅有一相近種,黃蛺蝶Polygonia c-aureum lunulata,兩種可由幾點來區別:1.後翅M3脈末端的突起,於白鐮紋蛺蝶較長而呈指狀,黃蛺蝶則較短而呈角狀。2.黃蛺蝶後翅背面外側黑斑有藍色金屬光澤鱗片,本種則無。3.本種翅背底色呈橙色,黃蛺蝶則為黃色。4.黃蛺蝶中室近翅基有黑斑,本種則無。5.本種體型較黃蛺蝶小。 一年可能有二~三個世代,以成蟲越冬,故九月後至隔年一月較難見到。在台灣,分布於台北盆地以南海拔300~3500公尺山區。幼蟲主要取食榆科之櫸木、阿里山榆等。成蝶喜愛在森林邊緣活動,吸食腐果,雄蝶會至地面吸水。"
食性:植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型﹝5cm~10cm﹞
口器特徵:曲管式﹝虹吸式﹞﹝Siphon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20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臺灣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泰雅三線蝶
中文名:台灣黃斑蔭蝶
中文名:樺斑蝶
中文名:黑樹蔭蝶
中文名:拉拉山三線蝶
中文名:台灣三線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