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褐帢舟蛾

中文別名:眼紋木舟蛾

學名:Chadisra bipars Walker, 1862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43fe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亞綱名:Pterygota
中文亞綱名:有翅亞綱
拉丁目名:Lepidoptera
中文目名:鱗翅目
拉丁總科名:Noctuoidea
中文總科名:夜蛾總科
拉丁科名:Notodontidae
中文科名:舟蛾科
拉丁亞科名:Notodontinae
中文亞科名:舟蛾亞科
拉丁屬名:Chadisra
拉丁種小名:bipars
描述:
種命名者:Walker
簡介:" 褐恰舟蛾Chadisra bipars外觀與C. bipartita壁恰舟蛾相似,惟其基半部紅褐色區塊外側平直,而本種彎曲。頭部及胸部背面污黃褐色;腹部褐色,基部具有黑褐色毛束,末節亞背線處具一對暗褐色毛斑。前翅基半部紅褐色,具有細的淡色縱帶紋,近翅基部及中室端各具一黑色斑點,內線黑褐色彎曲,於近前緣中央處較寬,內線外側翅色為褐色雜黑褐色,外線雙條呈波狀,兩線中間近前緣處具一深褐色斑塊,亞外緣線呈暗褐色點列;後翅灰褐色,外緣黑褐色,後緣附近區域暗褐色,臀角處黑褐色斑塊。前翅反面灰褐色,前緣近基部下方黑褐色;後翅淡褐色,外緣近臀角處具黑褐色斑塊。其寄主植物及幼蟲生態未知;成蟲出現於7、8月。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參考Hampson(1976)及張保信(1989)所發表之文獻。InsectsMothsSatyrium tanakai 蛾褐恰舟蛾簡介The appearance of Chadisra bipars is similar to C. bipartita, except the outer margin of the reddish brown patch at basal half is flat in C. bipartita but crooked in C. bipars. The adults have a wingspan about 43mm in male, and about 46 mm in female. The larvae feed on Trema orientalis (L.) Blume in the family Ulmaceae. The adults appear in July and August. This species is distributed in India, Sikkim, Sri Lanka, Sumatra and Taiwan."
食性:植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觸角特徵 Antennae:櫛齒狀﹝Pectinate;Comb-Like﹞
口器特徵:曲管式﹝虹吸式﹞﹝Siphon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足部特色:其他或一般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62
關聯:
學名原始發表文獻:Trans. Ent. Soc. Lond. (3) 1: 82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南投 廬山
世界地理分布:台灣
分布海拔高度:中海拔﹝1000~2500公尺﹞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薄翅舟蛾
中文名:臺蟻舟蛾
中文名:靡迥舟蛾
中文名:青胯白舟蛾
中文名:黯齒舟蛾
中文名:白斑胯白舟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