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0b82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考古知識單元
器物分類:銅器
器物類別:髮簪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人類-考古
文化類型:清代漢人文化
描述:
簡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簪、釵、步搖、耳挖簪及扁方均為插戴在婦女髮間的飾物。前四者均分為「簪首」及「挺」兩部分,飾有珠翠、寶石、點翠等精美華麗的部位稱簪首,插入髮內細長的部位稱挺。       單根挺者稱為「簪」;兩根以上挺者稱為「釵」;簪首垂飾旒蘇,亦步亦搖者稱為「步搖」;簪首前端有耳挖,或實用,或裝飾,或二者兼備,稱為「耳挖簪」。扁方為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故宮,1990《清代服飾展覽圖錄》)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格式:
質地:銅
範圍: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