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0b48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考古知識單元
器物分類:陶器
器物類別:茶具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人類-考古
文化類型:清代漢人文化
描述:
簡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崩溪缺遺址2003年發掘,出土的茶壺包括紅泥、紫砂與素燒等材質的茶壺殘片。茶壺帶有把與嘴,主要的用途是裝食用油與泡茶。 清代周澍在《台陽百詠》中說:「臺灣郡人,茗皆自煮,……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十年,則值金一笏。」著名的紫砂藝術家徐秀棠認為:「這裏的『供春小壺』就是指宜興小壺,因供春是創始人,可能是用『供春』來指代宜興。」(徐秀棠  1998:130)。此次出土的紫砂茶壺殘片,泥質細潤,製作精良,壺底有印章款,推測是宜興的產品,或可印證上述記載。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格式:
質地:泥質陶
範圍: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