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0e38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考古知識單元
器物分類:陶器
器物類別:容器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人類-考古
文化類型:營埔文化
描述:
簡介:陶容器 本次發掘出土與地表採集的陶器,幾乎都是殘片,其中大部分是陶容器的破片,佔陶器總重量的98﹪以上;此外還有陶蓋、陶環、陶紡輪、陶珠、陶獸頭、陶獸足等類型的標本。 陶容器破片的質地可分為夾砂陶與泥質陶。 夾砂陶中的羼合料種類相當一致,絕大多數是板岩碎屑,質地鬆軟,以鐵製小刀輕刮即粉碎,在顯微鏡下看,砂粒的表面帶有絹絲狀光澤,粒形以角粒為主,球度為板狀,粒徑為0.5–2㎜,屬於粗砂級和極粗砂級;此外還有數量較少的石英顆粒,質地比較堅硬,顏色為白色或半透明,粒形為角粒,球度為正方狀,粒徑在1㎜上下,屬於粗砂級。泥質陶片並非完全不含砂,只是含砂量很少,密度在1﹪以下。 營埔遺址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從烏溪河床上取得砂粒,作為陶土的羼合料。缸形器與大部分的罐形器都是夾砂陶,陶蓋也都是夾砂陶。 陶器外表以灰色及黑色最多,淺褐色次之,橙紅色較少。由於陶容器經常沒有燒透,所以陶器的顏色變化其實更為複雜。推測營埔遺址的史前陶器,可能主要是以坑燒的方式,在還原環境中燒製而成,但因為當時人無法準確地控制坑內的溫度與環境,使陶器的各部位自然產生灰、黑、淺褐等色調變化。至於數量比率較低的橙紅色調陶器,一部分可能是以坑燒的方式,在還原環境中燒製時,因環境控制不佳,使陶器表面陶土中的鐵質氧化,而形成紅皮陶;但也有些可能是以平地堆燒的方式,在氧化環境中燒成的橙紅色陶。﹝何傳坤、劉克竑 2006﹞﹝電腦繪圖:劉曉嵐﹞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格式:
質地:夾砂陶
範圍:
採集地點:台中市大肚區
年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遺址名稱:營埔遺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