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產品各種

林產品各種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F02-00-082
著作者:
角色:編者
名稱:月出皓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攝影寫真:none
主題:靜物:果物野菜
關鍵字:東京勸業博覽會、臺灣館、寫真、林投、月桃、蓪草、乾龍眼、筍干、愛玉子、薯椰、魚籐、檳榔子、羅望子
媒材技法:其他—攝影
描述:
內容描述:林產展品包括數種臺灣植物:林投纖維、月桃葉、蓪草、干龍眼、筍干、愛玉子、薯椰、魚籐、檳榔子、藻玉、樹綿等。 林投:屬於海濱植物。枯葉可供作燃料,生葉可取其強韌纖維,編作實用手工藝品。 月桃葉:又名桃草。可長到七、八尺高。常見於臺灣的丘陵及平原。取其葉內纖維乾燥後,可製成各種編製物。 蓪草:常見於臺灣北部及中部蕃地的野生植物。每年十一月下旬至二月左右採集樹莖,以木棒桿出蓪草芯後,乾燥削薄製成蓪草紙,為花簪及人造草花等的製作原料。需求量大。蓪草紙主要輸出至清國南部及香港,近來亦輸至日本內地。 干龍眼:將成熟的龍眼處理乾燥,稱福圓粒或乾龍眼;若待龍眼果實成熟後,將殼壓破,以火焙乾,去殼剔籽,則稱福圓肉。 笋干﹙筍干﹚:7、8月摘取筍子,去皮煮熟後堆積放置,待呈黃色再以日光曬乾而成。斗六廳沙連堡為著名產地。島內常用的副食品。 枳仔﹙愛玉子﹚:產於森林中。頗開果實外皮曬乾後,翻面繼續曝曬,乾燥後取其附著顆粒,包在布片裡於水中揉搓出黏液,冷卻凝結成棟狀,可摻糖作為夏季飲品。 薯椰:蕃界溼地的野生薯類。磨碎加水可用來染漁網等物。原住民用來染織布的原料。 魚籐:具有天然麻醉劑的功效。拍碎放入河水中約四、五分鐘,魚類皆被麻醉。五、六百斤魚籐的藥效擴及一里內外的河流。 檳榔子:為檳榔樹的果實。種植六年後才結果,於十月左右採收。本島人將檳榔子對剖夾入荖藤花穗及石灰嚼食。臺灣南部專門種作採收果實用。 藻玉﹙羅望子﹚:多產於本島蕃地內的森林。掏除果肉後的果殼可加工成為吊飾或印盒等置物小盒。
出版者:
角色:印刷者
名稱:淺田好三
角色:印刷所
名稱:博真堂
角色:發行者
名稱:淺田好三
角色:發行所
名稱:東山書屋
日期:
類型:印刷日期
日本年號紀年:明治明治40年7月27日
西元:1907-07-27
類型:發行日期
日本年號紀年:明治明治40年7月30日
西元:1907-07-30
來源:
來源名稱:臺灣館—東京勸業博覽會
來源卷期:
管理權:
著作權:保護期間已屆滿,為不受任何權利保護之公共財。
財產物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果物
果物
歌人﹙詩人﹚
歌人﹙詩人﹚
果物
果物
裝飾文字﹙裝飾文字﹚
裝飾文字﹙裝飾文字﹚
雪梅園
雪梅園
果物
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