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目名稱:歡樂頌

外文節目名稱:Beethoven Symphony No. 9

主要作品名稱:歡樂頌

次要作品名稱:Beethoven Symphony No. 9

中文節目名稱:歡樂頌外文節目名稱:Beethoven Symphony No. 9主要作品名稱:歡樂頌次要作品名稱:Beethoven Symphony No. 9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575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內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貝多芬:《合唱幻想曲》 《合唱幻想曲》是一部集鋼琴、管絃樂與人聲的作品。作晶中貝多芬展現豐富的樂思, 將著名的「快樂頌」主題發展將近20分鐘的單樂章作品;以鋼琴為主奏, 管絃樂團伴奏, 最後三分多鐘再融入完美的人聲合唱。相較於第九號交響曲長度, 《合唱幻想曲》顯得更為精練。 根據資料顯示, 貝多芬曾經受到一位法國作曲家梅瑜爾 ( Nicolas Etienne Mehul, 1763-1817 ) 作品一 《1800年7月14日國慶頌歌》 ( Chant National du 14 Juillet, 1800 ) 的啟示, 梅瑜爾的作品是一首D大調附人聲合唱的管絃樂曲, 先有一段很長的器樂序奏, 接著人聲唱出基本旋律, 再就此旋律做各種變奏。而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則為D小詞, 其終樂章的發展大體上也是如此。在這首《1800年7月14日國慶頌歌》與《合唱》交響曲之間, 貝多芬於1808年完成了C大調的《合唱幻想曲》, 因此很可能《合唱幻想曲》就是第九號交響曲的「熱身」或實驗性作品。 樂曲一開始是一段很長的幻想曲風格的鋼琴獨奏樂段, 帶出管絃樂的部分之後, 逐漸進入高潮。首演時, 因為時間緊迫, 鋼琴獨奏的樂段尚未完成, 貝多芬只好親自上台以即興的方式演奏, 音樂會後才完成獨奏的樂段。 鋼琴獨奏之後, 法國號以宣告式的音型和雙簧管呼應, 接下來, 再度由鋼琴彈奏一段稚趣的主題, 旋律是取自貝多芬在1795年所寫的一首以愛情為主題的藝術歌曲《回報的愛》 ( Gegenliebe ) 。按著, 以這個簡單清純的旋律展開一段自由的變奏。最後選用了克里斯多夫‧庫夫納 ( Christoph Kuffner ) 的詩〈當愛情與力量化為一體〉 ( Wenn sich Lieb und Kraft vermahlen ) 作為歌詞放在合唱當中。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合唱交響曲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崇隆高偉, 無與倫比, 不但兼具了藝術性、娛樂性, 不但是偉大的音樂, 更是政治的象徵, 同時也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無論是首度將合唱與人聲加入交響曲的編制中, 或是樂曲本身的龐大且偉大結構、優美動聽的「合唱」樂曲旋律、四海一家的創作動機與樂曲內涵, 它都堪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 此曲除了作為1990年東西德統一柏林圍牆倒塌峙的慶祝樂曲, 也被選為歐洲共同體的會歌, 2001年9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柏林國立圖書館收藏的《第九號交響曲》手稿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當中。 2003年, 樂曲的手稿, 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 以33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正如蘇富比的手稿部負責人史提芬路博士 ( Dr‧ Stephen Roe ) 指出這是人類的一大創舉, 足以和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和《李爾王》平起平坐。」 此外, 本曲還被運用於電影《終極警探》 ( Die Hard ) 最後一幕正義戰勝邪態的配樂, 及其總集《終極警探3》 ( Die Hard wirh a Vengeance ) 中。電影《發條橘子》、《修女也瘋狂II》、《鋼琴師》、《春風化雨》也可聽到它的蹤影, 而貝多芬的傳記電影《永遠的愛人》, 自然也少不了它, 用以呈現貝多芬幼年獲得的短暫自由。世界各地許多重要的慶典場合也多以它為烘托氣氛的配樂。凡此種種, 都再再顯示這首作品的不凡價值。 而為了制止駕駛人在停車場睡覺, 英格蘭中部城市史托克一處停車場, 甚至決定二十四小時播放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由於部分駕駛人開車開累了, 常把車開到停車場、隨便一停就腫了, 影響其他人的使用權利。為此, 位於英國史托克市約翰街的一處多層停車場, 因此決定續放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藉自由子多變的音高和節拍, 干擾那些在停車場亂停車睡覺的駕駛。同時也可以疏緩工作人員及其他駕駛人的緊張情緒。 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的標題上題記有「以席勒的快樂頌為終曲的交響曲」,直接點出了此曲的創作根源。此曲首度將聲樂運用於交響曲中, 拓展了交響曲的表現力, 為音樂史上的創舉, 然而它的重要性卻不僅是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更在於它深刻揭示了四海一家的博愛理念, 賦予音樂更大的使命感, 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圖騰。象徵共產極權的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的慶祝音樂會, 便自伯恩斯坦指揮多國樂團與合唱團演出這首《合唱》交響曲, 演出時歌詞改為《自由頌》, 除了表達自由的聖戰終於獲得勝利, 更將此曲的重要性推向歷史的巔峰。 創作經過 1785年, 德國詩人席勒 ( J‧C‧F Schiller, 1759-1805 ) 在德勒斯登濱臨易北河的葡萄園中, 寫作了這首以歡樂與愛為主題的詩篇《快樂頌》 ( An die Freude ( Ode to Joy ) ) 1792年貝多芬看到席勒的詩後, 便決定要將席勒的詩放入自己的音樂作品中, 當時他年僅21歲。從那時起,貝多芬應該已經開始構思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了, 後來得力於倫敦愛樂協會撥款五十英鎊之協助,終於1824年初才完成, 前後構思共花了三十二年。《快樂頌》的原詩共有24節, 但貝多芬只選取了其中的9節。 除了上述的《合唱幻想曲》, 可視為第九號交響曲的習作, 而在1812年時, 貝多芬曾經計畫寫作第七、八號與另一首D小調交響曲, 結果這首D小調交響曲也成了第九號交響曲的藍本。 1822年,貝多芬曾經表示要寫作兩首不同的交響曲, 其一為D小調的第九號交響曲,其二為「德意志交響曲」。原本貝多芬打算將以《快樂頌》所寫成的歌唱部分,加入兩曲之一,但一直未能決定,此時《快樂頌》的合唱部分已經接近完成。到了1923年貝多芬才開始積極寫作第九號交響曲, 隔年2月完成全曲。 貝多芬寫作這首交響曲時, 兩耳早已經全聾, 同時也有胃腸病與黃疸病, 當時歐洲正籠罩在政治與經濟的不安陰影中, 然而貝多芬還是譜出了這首壯麗明快, 且充滿人道主義的歡樂之歌,令人不禁為他的理想與胸懷而感到敬佩。 此曲題獻給普魯士王費德烈-威廉三世,因為他曾贈送貝多芬一隻鑽戒, 為了答謝他的好意, 貝多芬便將此曲獻給他。1824年5月7日,第九號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 貝多芬親自監督樂曲的進行,當樂曲奏畢,聽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但是他由於耳聾的緣故, 渾然不知, 直到一位女歌者走到他身邊, 輕拉他的衣袖, 貝多芬才轉身接受眾人的喝采。
演出日期:98/12/31、 99/01/01
總場數:2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