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節目名稱:名家與NSO的對話:六月 田園

外文節目名稱:Pastorale

主要作品名稱:名家與NSO的對話:六月田園

次要作品名稱:Pastorale

中文節目名稱:名家與NSO的對話:六月 田園外文節目名稱:Pastorale主要作品名稱:名家與NSO的對話:六月田園次要作品名稱:Pastorale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號:PR000002505
資料類型:
型式:靜態圖像、文字
節目單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類別:音樂
描述:
國內/國外節目:國內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節目類型:一般節目
中文節目簡介:貝多芬:F 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承襲自海頓(Joseph Haydn,1732-1809)與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音樂傳統,並為日後的浪漫樂派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畢生活躍於維也納的作曲家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昂,祖父為宮廷樂長,父親為男高音,實際上他的家境並不富裕。當父親察覺貝多芬有過人的音樂天賦時,希望他能成為莫札特第二,學習鋼琴、大鍵琴及小提琴等樂器,經常逼迫他超時練琴。1781年貝多芬跟隨一位有遠見的宮廷管風琴師兼作曲家內斐(Christian Gottlob Neefe,1784-1798)學習,他傳授給貝多芬的是在當時尚未受到重視的巴赫作品,像是《平均律》(The Well-Temped Clavier)等作品。自此,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音樂確實也影響了貝多芬一生的創作。 在認識海頓之後,貝多芬於1792年移居維也納與海頓學習,但或許是海頓忙碌於創作與職務,抑或者二人在學習與寫作上的理念不盡相同,貝多芬只得另於宮廷音樂家阿爾布雷希茨貝格(Johann-Georg Albrechtsbetger,1736-1809)門下學習。貝多芬以他的琴藝與創作實力受到貴族們的尊敬,並獲得肯定,但卻忠於自己未受雇於貴族。1802年,貝多芬的聽力開始退化,並於同年在維也納近郊海裡根城寫下《海里根城遺書》(Heiligenstadt Testament),表達他內心與命運搏鬥的情緒,從貝多芬往後的音樂風格足以證明他戰勝了命運。 1808年於海里根城完成的 F 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同年在維也納首演,貝多芬喜愛漫步於大自然間,他曾表示如此可以遠離塵囂,得到心靈的安慰與舒適的幸福感。這首作品以大自然為寫作對象,透過音樂藝術表達作曲家內心對田園鄉間的情感,也顯示出他對於人生所追求的目標與自由的渴望。全曲共五個樂章,每個樂章均附有貝多芬給予的小標題。 第一樂章〈抵達鄉村時的愉快感受〉由絃樂帶出明亮的第一主題,深具田園風格,交由雙簧管主奏後帶出樂團。第二主題接續晴朗愉悅的氣氛,先由絃樂以分解和絃展開,反覆第一與第二主題後,接著發展部,主要以溫和的情緒發展第一主題的材料,整個樂章田園之美滿溢。 第二樂章〈溪邊景色〉以絃樂奏出恬靜如涓涓流水的主題,結尾時由長笛演奏夜鶯、雙簧管擔任鵪鶉,與豎笛扮演的杜鵑,交織出大自然的田園景象。 第三樂章〈鄉民愉快的聚會〉像是鄉民們在歡樂場合中跳著舞的音樂,如詼諧曲般的曲式,由三拍子的主要段落與二拍子的中間段落組成。第四樂章〈雷電,暴風雨〉音樂接續自上一樂章,突如其來的雷電與狂風暴雨阻斷了歡樂的氣氛,音樂轉為緊張的情緒,樂章末尾雨過天晴回到平靜柔和的音樂,緊接著第五樂章〈牧人之歌,暴風雨後愉快與感謝之情〉先由豎笛與法國號導入,再由第一小提琴帶出主題,暴風雨過後的景象更是綠意盎然,令人心曠神怡。 布拉姆斯:G 小調鋼琴四重奏,作品25(管絃樂版由荀貝格改編) 出生於德國漢堡的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一位身處於浪漫樂派環境中,卻保有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他的父親為低音大提琴演奏者,布拉姆斯白天練琴與學習理論作曲等相關課程,晚上則至咖啡館彈琴貼補家計。1848年首度舉行個人獨奏會,1850年結識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梅尼(Eduard Remenyi,1828-1898),日後並隨他巡迴出。在這段期間布拉姆斯認識著名的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1831-1907),並在1853年與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夫婦志趣相投,結為終生摯友,在演出與創作上對布拉姆斯多所助益。 布拉姆斯的室內樂具有獨特的張力,一種介於嚴謹形式下的浪漫主觀意識。布拉姆斯共創作了三首鋼琴四重奏,其中第一首即為《G小調鋼琴四重奏》,作品25。這首作品於1861年完成於漢堡,同年11月在當地由克拉拉‧舒曼擔任鋼琴首演。這首具有交響樂特質的室內樂作品,在多年後的1937年由喜愛這首樂曲的荀白克(Arnold Schanberg,1874-1951)改編為管絃樂版。荀白克忠於布拉姆斯的原作精神,但在器樂編制上則大於布拉姆斯的,像是管樂的加入,如英國管、降E調與低音單簧管等,打擊樂器也加入了鐵琴、木琴與小鼓等,在聲響上產生了壯麗的效果,有時更被稱作布拉姆斯的第五號交響曲,雖然原曲完成的時間早於布拉姆斯的任一交響曲。 荀白克鑽研布拉姆斯的作品後,稱構成布拉姆斯整體風格的過程為「發展式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 以嚴謹的主題動機發展,並運用對位與豐富的和聲手法。在《 G 小調鋼琴四重奏》的第一樂章也具有這樣的發展手法。本樂章具有憂鬱、沈思的特質,兼具活力與抒情性,原曲由鋼琴帶出再加入其他樂器;在管絃樂版則由單簧管開始再帶出絃樂。第二主題則先由大提琴奏出,並加以變奏。發展部主要以第一主題為發展主軸,以細碎的音符發展,並輪流演奏第一主題,轉入大調之後進入再現部。 帶有中間段落的第二樂章原本稱作詼諧曲(Scherzo)後又改為更合適的間奏曲(Intermezzo)帶點懸疑充滿神秘壓抑的氛圍,與明朗的大調風格交錯。由單簧管帶出輕盈的第二主題。在連續三連音的伴隨下,引出中間段落的主題。回到間奏曲,最後以大調結束。 第三樂章有著優美且綿長的旋律線,且是由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引伸而來的,在原本室內樂的版本中已接近管絃樂的聲響。富節奏性的中間段落帶著進行曲風格,在緊張的氣氛中結束此段。第三段以第一段的材料,但卻從不同的調性開始並加以變化。 布拉姆斯題為「吉普賽風的輪旋曲」,足見熱情奔放的第四樂章,或許是受到匈牙利籍雷梅尼或與在咖啡酒館中的耳濡目染所致。荀白克在管絃樂版中,與原曲最大的不同是以其他樂器取代鋼琴演奏,在這個終樂章中最為顯著,這是由於布拉姆斯試著以鋼琴模仿匈牙利樂團中強而有力的揚琴聲響。荀白克意識到他不可能完全遵照布拉姆斯的想法,但他仍設法創造出一個帶有吉普賽風格,華麗、且富節奏性的結尾。這或許預示了在這首室內樂之後幾年,布拉姆斯著手寫作的一系列著名的匈牙利舞曲。 第四樂章以熱情激昂的主題開始,細碎音符組成的樂句穿插其中。緊接著以大調開始的舞曲風格段落,反覆過後,出現另一柔和的旋律,回到十六分音符的主題不久回到舞曲段落。再將前面出現過的主題加以變化發展後,前述的柔和旋律以對位風格呈現,在將舞曲風格段落發展後,緊接著回到一開始的主題,加速直奔至燦爛輝煌地結束全曲。
演出日期:98/06/11
總場數:1
出版者: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格式:
一份
媒體類型:紙本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英文
管理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